福建八闽第一条高标准八车道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11-1-18 14:4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十二五” 帷幕拉开,开局之年序曲唱响。省会到闽南,这个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福建“经济走廊”,又率先吹响了跨越发展的冲锋号:铺就了一条蔚为壮观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再一次把沿海的一颗颗璀璨明珠紧密串联。 

  八闽大地绘彩虹。福厦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这是一项影 -

响积极而又深远的战略通道。它的扩建通车,不仅可满足交通量迅速增长的需要,更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海峡西岸形成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需要,促进福建沿海乃至全省经济的跨越发展。请看——    

  通了,宽阔的八车道! 

  真快,又见高速度、高效率! 

  弘扬“大干150天”气魄,持续着一股豪迈的激情、冲天的干劲。 

  2011年1月18日,福泉、厦漳“四改八”扩建工程胜利建成通车了。 

  这是福建省“十二五”开局之年建成的第一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从此,全长230公里的福厦漳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全线建成通车。 
从此,福建八车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步入了全国前列,福建高速公路发展实现了新的飞跃。 

  福建交通人用实际行动,响应省委、省政府“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号召,站在历史新的起点,豪迈地向“十二五”目标阔步挺进! 

  众志成城—— 

  又创“高速效率” 

  跨越发展是时代的最强音。 

  跨越发展呼唤大通道。大通道,意味着大造福,意味着大发展,意味着大服务。 

  我们没有理由不自豪,福厦漳高速公路这条大动脉自1999年全线建成通车后,通过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高速流动,沿海一扫“瓶颈”的严重制约,港口龙头飞舞、产业快速集聚、城镇群加快形成,公路所及是一片片欣欣向上的产业带、经济带、振兴带。 

  这条高速公路促进了沿海经济的腾跃,也见证了福建蓬勃发展的态势。自通车之日起,其车流量便迅速增长,到2006年,有的路段日均交通量达3.3万辆,局部路段达4.8万辆,逐步接近饱和状态。 

  早日扩建,让这条大动脉发挥更大的作用,迫在眉睫! 

  2007年4月,省委、省政府适时作出决策:启动福厦漳高速公路“四改八”扩建工程! 

  2007年12月26日,省政府召开扩建动员会,扩建工程首先在泉厦全面展开。在总结先行开工的实验路段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5月建设正式拉开…… 

  紧接着,福泉、厦漳段扩建也于2008年12月拉开建设。 

  真抓实干、比学赶超,持续一股劲头,再加一把劲! 

  作为我省扩大开放、拉动经济的一条最主要的高速通道,福厦漳高速公路现状此时更难满足跨越发展的步伐。 

  2010年1月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福厦漳扩建工程发出了指示:投入更大力量,能快则快……省政府分管领导具体部署,专题研究,现场调度…… 

  目标再一次明确,时间不容等待,光阴不会重来。 

  然而,此时的福泉扩建路段,路基土石方还有将近15%的工作量,桥梁工程也还有35%的工作量,隧道工程仅完成57%,路面工程才刚刚处于备料阶段,还未开始摊铺作业;受雨季影响,泉厦路段全线路基仅移交60%,特别是头尾两个路面标段水稳覆盖率不到30%,给后期路面施工带来很大压力;厦漳厦门段路基土建标仅完成合同价43%,因征地原因厦门段段沿线近一半的路基还未清表。 

  “快”,就要超乎常规,只争朝夕,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目标。 

  “任务虽然艰巨,但是我们保证泉厦扩建在‘9·8’前建成通车,福泉、厦漳扩建在2011年春节前建成通车!”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向社会作出庄严的承诺,同时向沿线5地市指挥部发出冲锋令。 

   一场轰轰烈烈扩建工程的攻坚战由此展开! 

  熟知建设内情的人这么说:这是一项“拼”出来的工程。 

  “拼抢”,体现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勇往直前的时代步伐。 

  让我们再把时间倒回到2010年年初。 

  新年伊始,扩建工程全线全面进入倒计时的冲刺,省交通运输厅、省高指在春节前后立即组织沿线高指和项目业主及有关部门分多个小组对全线进行徒步检查,加强对投资、进度、质量、安全、施工组织、现场管理等的督促落实。 

  我们看到,工程管理采取的非常规的措施,靠前指挥、超常投入、工程切割、约谈法人、优化设计、无障碍施工;督查、考核、奖惩……各种手段“多管齐下”。 

  “快”,更要求好的发展,是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并重。 

  质量是百年基业。提速建设,前提是确保质量。为了保证质量,“标准化施工”也在这条扩建路段深入展开——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构件集中预制;隧道二衬台车、桥梁模板准入验收。这,既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高、管理集中、质量有效控制的“集中作业”优势,实现施工“加工工厂化”,又有效遏制工程质量通病,全面提高实体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2010年7月底,省委、省政府部署五大战役,号召从8月1日开始大干150天,更激起福建交通人争先创优激情,我省交通运输部门自加压力、追加投资,领导驻点督战。“5+2”、“白+黑”、三班倒,演奏出高歌猛进的交响乐。 

  施工队伍在日夜奋战。 

  “我们投入的机械、人员至少是原来的三四倍,24小时都在轮番作战,见缝插针施工!”施工单位不讲条件,全力以赴。通车前无论走到哪个工段,你听到的都是这么一句话。 这也是上下同心的结晶。 

  建设前,省改委、重点办、土地、环保、建设等省直各有关部门特事特办、简化审批环节、加快审批速度,在半年时间内就完成了有关扩建工程的土地、环保、工可、初步设计等各个环节的省内预审和国家审批所规定的前置性手续。 

  战役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征迁干部做了大量过细的群众工作和协调工作。因为,沿途“寸土寸金”,且铁路、通信、输气、输油、供水、电力等管线密集,征迁的数字是天文的,他们以最快的速度交出土地。 

  战役中,沿线广大群众积极支持重点建设,扩建对工作生活带来大量的麻烦和不便,有的群众还是“二次拆迁户”,他们没有怨言……省里没有接到一次因拆迁征地问题的投诉。建设者们说,离开群众的支持,扩建寸步难行。 

  上下同心金不换。 

  捷报首先在泉厦段扩建传来。 

  三年工期两年半完成。泉厦高速扩建实现了2010年“9·8”前通车的庄严承诺,在9月2日提前半年通车,成为我省最先通车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 

  福泉、厦漳段更是奋起直追,大大“提速”,比计划工期大为提前……这,再一次体现了交通建设的“平潭速度”、“渔平效率”! 

  与福泉扩建起点相连的双向6车道的福州南连接线新建项目正在抓紧施工,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车,届时进出省城的时间将大大缩短。除与福泉同步建成通车的厦漳厦门段11.85公里和已于去年年底建成通车的厦漳漳州段两侧拼宽扩建的5.9公里外,从龙海角美镇福井至东园镇的22公里双向6车道的新线路段将于今年年底前建成。届时福建、广东往来更为便捷。 

  福厦漳高速公路,日均汽车通行量将从5万提升到10万以上。它是造福之路,它是希望之路,它是腾飞之路,必将以崭新的雄姿,再一次“牵引”沿海乃至全省经济的跨越发展! 

  谋而后动—— 

  再写“福建经验” 

  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福建曾创造出“省市共建,建设以市为主,运营全省统一”的管理体制,率先推行标准化管理,让“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率先试行“无障碍施工”…… 

  福厦漳扩建,也创造了全国多个第一,在全国第一个采取了“边施工边通车”方式。 

  纵观我国高速公路扩建,多是全封闭进行扩建,或是限制货车通行,只允许小车通行…… 

  交通疏导无疑是“扩建第一难”。 

  福厦漳高速公路贯穿沿海城市群,沿途城镇密集,一旦交通封堵必将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大局。 

  “宁可我们辛苦一点,扩建绝不能影响我省经济发展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是省领导的要求,也是福建交通人向全省作出的神圣承诺。 

  没有先例及成熟的经验。福建的扩建工程还存在上跨桥拆除重建多、隧道多、新增通道多、高边坡路段多、互通改造多。拼宽方式复杂,有两侧拼宽的,有单侧拼宽的,有交错拼宽的……交通组织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和胆识! 

  组织先行。 

  省交通运输厅、省高指在扩建伊始就确定一位领导全权负责,协调省交警总队、省高速公路路政总队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交通保障组,进驻建设一线;沿途路政、交警一线巡视、协调、指挥。同时,从优化设计、强化制度建设、施工组织、现场管理等多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交通事故、车辆故障、警卫任务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各类异常情况的联动处置机制。 

  方案细化再细化。 

  由设计单位牵头优化设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反复论证,制定实施“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双向通行”和“占道施工、限道通行”两种交通组织方式,路基施工基本保持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通行;路面施工局部分流、力争分小段分阶段分流。 

  一道道难题被破解。 

  这是其中的一个细节。“开挖和爆破都要考虑量的控制”,为了不让巨大的爆破声“吓坏”来往的车辆,施工队伍都在隧道口悬挂“防护帘”以控制音量,用炸药的药量也控制得十分严格…… 

  交通组织者回忆,在福泉扩建施工期间,只在5处互通陆续实施封闭施工、仅实施6次共计111小时的两个互通区间的主线交通管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高速公路通行的影响。 

    路政、交警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仅2010年,沿线各级路政管理队伍共计纠正车辆违章停靠施工区域2694辆次、纠正行人及施工人员横穿849人次,清理路面障碍(含施工障碍)2003次;现场提出监管意见2280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29份;及时清理施工区域故障、事故车辆,有效地维护了扩建路段的安全有序。 

  扩建无疑带来了诸多不便,社会各界、司乘人员充分理解和支持,积极配合,服从交通指挥引导。大家明白,暂时的交通不便都是为了大通道更畅通、更安全、更舒适…… 

  不负众望。 

  我们的管理者终于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施工期间,未对主线车辆实施大规模、长时间的客货车分流,未实施长距离的双向交通管制,做到建设和运营“两不误、两安全”的双赢。 

  省外纷纷前来“取经”,誉之为“福建经验”。 

  经验,还在扩建工程中不断地创造和实践。 

  福厦铁路与福厦漳扩建共处于一个狭窄的走廊上,沿线有11处交叉,如不进行抢救性施工,扩建的空间将越来越少,并对铁路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我省谋划在先,交叉和近距并行段落先行动工,与铁路同步建设。 

  新旧桥梁的拼接,新旧路基、路面的衔接……扩建项目有别于新建项目,每一处险、难工程都是对建设者们的一次考验,对新工艺、新技术的一次尝试。 
  大帽山隧道的扩建,在全国首创了大断面小距原位隧道扩建的工程技术。这是在原两洞之间新建一座四车道的隧道,并将右洞扩建为四车道。扩建时,要在既有的隧道中间再造隧道,还要满足单隧道4个车道的通行要求,又由于新开挖的隧道是夹在两条既有隧道中间进行开挖,最短间距不足6米,施工期间不能中断既有高速公路的交通,存在很大工程难度。经过“三堂会审”,采用了降低风险的将大断面分成6小块开挖的6部施工法,并减少爆破次数和装药量,以减轻对交通的影响。 

  津淮桥3200吨箱梁转体位移,在我省尚属首次,在国内在也较为罕见。津淮桥既有桥梁在扩建工程施工中需要拆除,然后在原位重新修建两座跨度更大的8车道箱梁,单片箱梁全重近3200吨。由于拆除任何一座既有的两车道旧桥都无法保证双向四车道通行的要求,经过反复研究,经过6次变更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了在既有旧桥外侧先把右幅的新建桥梁施工完毕,然后拆除既有桥梁后修建新左幅箱梁,最后将右幅箱梁横移13.4米就位…… 

 福厦漳“四改八”扩建工程,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这给福建交通建设留下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弘扬气魄—— 

  持续强劲势头 

  开好头、起好步。 

  福建交通人高昂唱响开局之年的序曲。 

  把握新机遇、肩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开局之年,福建交通人将持续百日会战态势,弘扬百团大战气魄,砥砺奋进,确保完成高速公路投资530亿元,计划建设53个项目2800公里。计划建成8个项目(路段)450公里,新增通车里程300公里,海西高速公路网通车总里程达到2700公里,建成“两纵三横”主骨架,69个、82%的县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 

  “十二五”,高速公路发展蓝图在展示—— 

  2012年,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将争取基本实现开工,通车里程将超过3000公里。 

  2015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5000公里,基本形成“三纵八横”海西高速公路主骨架网,与周边省份进出口通道达到17个(其中与江西省接口7个,广东省接口4个,浙江省接口6个)。 

  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先行先试的气魄和胆识,有全省人民跨越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有“十一五”夯实的良好基础,加上已有的优越管理体制,和交通人敢于争先、勇于争先的精神,海西高速公路必定高歌猛进,续写新的篇章,实现新的跨越,壮丽恢宏的蓝图一定会早日变为现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