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贸“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计划消费总额五年翻一番

2011-11-7 23: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商务部牵头制定的国内贸易“十二五”规划已经基本定稿,近期将正式出台。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内贸发展规划,涉及十几个相关部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翻一番的目标,并将实施30多项财政扶持的重点工程。 
  目标:消费总额五年翻一番 
  据了解,内贸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内贸易发展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15 .7万亿元上升到30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2010年的37万亿元上升到70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0年的4.5万亿元上升到12万亿元;网上购物零售额规模从2010年的5131亿元上升到2万亿元。 
  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消费这驾马车总是不如投资和出口跑得快。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既是在外部经济不乐观的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均衡发展的需要。 
  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内贸规划专家组成员洪涛表示,当前国际经济疲软,我国出口形势不乐观,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投资也不可能大幅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着重促进消费。从今年来看,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乐观,预计今年消费总额将超过17万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至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3万亿元,达130811亿元,同比增长1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环比增长1.35%。 
  内容:规划涉及五个重要方面 
  据介绍,规划内容有五个重要方面,一是统筹城乡区域国内贸易发展;二是注重商品流通体系建设,这其中涵盖了农产品、生产资料、消费品、再生资源等商品;三是注重生活服务业的发展,这突出了对民生与就业的重视;四是培育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尤其是大力扶持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五是发展流通现代化,包括流通业的科技进步、电子商务的发展、连锁业的发展和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 
  此外,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内容也被列入规划。而对于今年以来备受关注的中国流通费用过高的问题,规划中也将有专门条文对降低流通费用作具体规定,同时配套六七个相应的工程。 
  在具体措施方面,内贸规划中涵盖了“十二五”时期30多项财政扶持的重点工程,还有一些保障措施机制的建设,如完善法律、金融创新、土地供给政策等。比如,将扩大服务业的用地供给,工业企业腾出来的土地,优先用于支持服务业发展;再比如拓宽服务业的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直接融资上市等。 
  还有一些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也引发了很多争议,比如说农产品流通体系如何建设的问题,是不是还需要批发市场的问题,是不是应该将“农超对接”推广到“农批对接”、“农餐对接”等。 
  据了解,原先的流通业发展规划由商务部制定,如今把一个部级的行业规划升级为需要多部委协调的国家级规划。洪涛认为,这个重大改变显示出政府促进消费的决心。 
  建议:消费大扩容还需政策落实 
  洪涛表示,事实上,内贸规划有一些内容已经以部门文件的形式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了。 
  今年以来,商务部已经发布多个文件规范扶持国内贸易的发展。3月14日,商务部联同国家发改委、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下发《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5月5日,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8月19日,联同银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商圈融资发展的指导意见》。10月更是到了文件发布密集期,当月便发布4个相关文件:《“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十二五”时期做好扩大消费工作的意见》(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和《2011年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 
  今年6月,商务部对内贸司局进行了大调整,“流通业发展司”作为内贸工作的综合牵头司局应运而生。此次调整之后,商务部涉及内贸的司局在原来的四个(商贸服务、市场运行、市场秩序、市场建设)司局基础上,增加了“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和“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内贸流通的机构和人员都增加了,突出强调了“流通业”、“电子商务”、“促进消费”几个概念,进一步理顺了内贸司局间的结构关系和职责分工。商务部前新闻发言人姚坚曾表示,此举意在进一步明确扩大消费的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流通研究室主任宋则表示,因为规划是多部门联合制定的,所以在执行过程中,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能不能落到实处尤为关键。 
  梁焕磊也表示,虽然规划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商品市场的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但是所有规划的效果要真正得以体现,还要重在落实,以避免该规划由于落实不到位最终出现效果未达预期的情形。他同时指出,虽然政策具备实现促进消费的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消费、繁荣市场,但是这只是扩大消费的部分推动力,收入的提高和保障的完善才是给消费提供基础性的保障。(本文来源:上海商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