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监管缺失

2011-11-6 0:0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范云兵
    在今年9月1个月内,蒙牛乳业接二连三出现安全问题,而企业均将原因归结为运输流通环节。在运输过程中,由于产品积压,空气进入,造成产品变质。蒙牛食品安全事故也体现了现在食品物流环节广泛存在的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食品流通环节安全,国家先后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下称“国九条”)以及一系列的推荐性食品物流操作标准。然而,这一系列政策,尤其是《规划》的落实,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食品物流业是一个涉及多部门管理的复合型产业,尤其是对冷链物流这样一个在国内刚刚热起来的行业来说,要想实现“优先”发展,困难重重。监管缺位:食 品 安 全 保 障 难“我们现在很难界定冷链物流的管理部门。”上海众萃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宗荣说。原则上来说,物流公司属于路上运输管理处管理,但本身冷链物流公司属于食品流通行业,又服从农业、药品食品检验检疫、商务等部门的管理,一旦冷链物流公司出现安全问题,很难界定是哪个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般来说,大部分食品安全事故是食源性事故。安全事故发生后,冷链物流公司承担的职责更多的是配合管理部门、生产企业追踪问题食品的去向,召回问题食品。但是,冷链物流公司在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可能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一是冷链断裂,二是食品交叉感染。而这两个问题,目前政府还没有有效的监管。“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在物流过程中,将冷藏车冷源关闭,极易造成冷链的断裂。”黄宗荣说,前几天他在东北出差的时候,发现很多速冻水饺的配送都使用普通的厢式货车。因为东北现在夜间的温度基本上达到了0℃,速冻水饺在短时间内不会解冻。但是这样已经违背了物流配送要求,极易造成食品变质。
    同时,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在交接货物的时候,操作标准不规范,致使食品反复解冻,看似冷冻非常好的食品,其实已经发生了质量变化。
    相比冷链断裂,食品交叉感染的问题更严重。黄宗荣介绍说,很多冷链物流公司在存储的过程中,虽然做到了冷链不断裂,但是对仓库的操作极不标准。为了节约空间,冷链公司在存储货物时,把海鲜、肉类、速冻食品等混合摆放,污染了食物。
    在冷链物流的操作过程中,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但是并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介入。因此很多生产企业在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往往把责任推卸到物流身上。“例如前段时间某品牌粽子出现质量问题,该厂家就把责任推卸到物流身上,到最后不了了之。”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说。
    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不少地方政府把食品仓储、运输过程的监管权力划归到工商部门,如沈阳、北京等城市。但是,食品的安全,本身就不是工商一个部门能够监管的,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其实,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监管缺失的最重要原因,不是没有管理部门,而是管理部门太多。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涉及13个部门。“食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有些管理部门不是想怎么处理问题,而是先想着怎么撇清责任。这才是我国食品流通行业管理的最大难题之一。”食品物流专家张签名曾经对记者表示。多头管理:企 业 动 力 激 活 难
    “《规划》、‘国九条’等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冷链行业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利好。”黄宗荣说,在《规划》出台前,很少有人关注冷链这个行业。但是《规划》出台后,社会的关注程度不断上升,一些风投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平稳增长。
    但是,资本的力量并不是万能的,要想“优先”发展冷链物流,各个管理部门必须通力合作,为冷链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冷链物流本身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涉及工商、税务、交通、融资、国土、农业、商务、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致使各项优惠政策难以出台有效的细则并落实到位。
    以物流企业最为关注的税收为例,《规划》规定要兼顾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特点,完善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扩大政策享受范围。但民营企业代表荣庆集团董事长助理郑全军,快行线(北京)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培军、黄宗荣等都表示,尚未享受到国家的优惠。“国家一直在酝酿为冷链物流企业减负,但税率一直不降,主要还是各部门协调的问题。”一位物流企业负责人说。
    难的不仅仅是税收。据了解,为了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各项工作,早在2009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就专门印发了《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部门分工方案》,明确了落实的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并做了任务分工以及工作进度等具体安排。
    在此背景下,作为承担细则起草任务的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组织了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交了包括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60条政策建议。但这些政策至今未能实施。而《规划》出台后,具体的税收、冷库用地、车辆优惠政策至今也未出台。
    对于此种状况,北大纵横咨询公司合伙人、运输物流咨询中心总经理雷春昭形象地描述为物流行业的“婆婆”太多了。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涉及到多个行业的复合型新型产业,业务范围涉及生产、流通、运输、代理、仓储、信息等诸多领域,行业管理及相关政策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但是,物流业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尽管有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且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是行业管理仍然比较分散,很难协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卫战说,由于《规划》中的各项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冷链物流企业的市场活力大大降低。标准缺失:行 业 发 展 规 范 难“冷链物流最容易产生的安全问题,即断链和交叉污染。在国内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冷链物流运作的标准。”黄宗荣表示,他也参与了不少冷链物流相关标准的制定,但是这些标准只有一个大框框,并没有相关的细则,企业实施起来很难。
    而且,因为冷链物流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很多相关的协会如中国制冷学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等,都在制定相关标准。这就容易出现标准“打架”的现象,让企业莫衷一是。因此,把冷链物流标准“打通”是现在落实标准的难题之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戴定一曾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相关的标准并不少,已经接近200项。但问题在于这些都是不成“链”的标准,每个只管一段。戴定一认为,要想使冷标准成“链”,首先要科学地确定每种产品的控制温度;其次,要兼顾低碳环保的要求,不要把温度控制得过于严苛,要允许作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温度偏差;三是解决温度信息采集、记录、使用的连贯性;四是要把不同环节的冷链标准打通,大家互相承认,实现一致性的控制,不能出现标准互相“打架”的情况。
    管理的缺失造成了冷链行业的另外一个问题——对现有数据的掌握不够准确。以冷库为例,按照《规划》统计,我国现有冷库880万吨,可是行业内很多专家对这个数据表示质疑。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秘书长刘龙昌表示,这个数据相对保守,因为这样的统计,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打个比方,目前冷库保有量的统计好比前些年的人口统计——人口中存在不少“超生游击队”,而冷库市场也存在着大量的“黑户”。例如舟山地区,农民多以打渔为生,几乎家家自建小型冷库,这使得统计工作很难开展。据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统计,我国冷库容量超过了1200万吨。
    而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徐庆磊则认为,我国现有冷库的规模已经超过了1500万吨。“冷库存量的统计工作非常重要。”刘龙昌说,只有摸清了现有冷库的存量,才能更好地规划现有冷库的建设。如果对现有冷库数量掌握不清,过多或过少的规划现有冷库的建设,会造成冷库的闲置或供不应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