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2011-11-30 10: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昨天上午,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上午9时许,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中远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魏家福,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可清共同转动领航舵,一个印有“COSCO”标志的集装箱,被吊装到停靠在海沧港区16号泊位的 “中远长滩”轮上。 
  这标志着,历经四年建造,迄今为止福建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精良、政策开放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正式投入运营。 
  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正是苏树林出席远海投产庆典的原因之一。 
  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于2008年11月正式成立,总投资45亿元,由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与厦门海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其中,中远太平洋占股70%,海沧投资集团占股30%,公司位于厦门海沧保税港区C区,建设经营海沧港区14-17号的四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 
  苏树林出席的又一原因,是福建与中远在港口规划上相同的战略眼光。 
  此前,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被正式写入省党代会工作报告,海沧保税港区二期通过预验收,昨天远海码头的正式投产,标志着世界级航运巨头中远集团,正式加盟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而海沧港正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 
  声音 
  省长的“比喻” 
  “魏家福的名字,就告诉我们,福建与中远的合作是最佳的选择。” 
  “这是福建和中远集团合作进程中的新的航标,是一件大喜事。”省委副书记、省长苏树林说。 
  苏树林评价,中远是中国的中远,是民族航运的脊梁,COSCO是中国的品牌,是民族的骄傲。 
  对于中远选择厦门,苏树林高度赞扬。他说,企业家首先是战略家,中远走得远,看得更远,多年前就开始以独特锐利的眼光看中福建,看中厦门,谋划在福建的战略布局。 
  “福建是中远的家园。”苏树林用中远集团董事长魏家福的名字,作了一个让全场人都会心一笑的比喻:“魏家福的名字,就告诉我们,福建与中远的合作是最佳的选择。"家福",就是中远的同志家在福建,人人幸福。福建要用对待上帝的态度,全力做好中远的服务,一定会实现双赢,让中远走得更远,让福建发展得更好!” 
  档案 
  中远集团 
  集装箱上印着的COSCO,就是中远的标志。 
  资料显示,中远集团目前在中国排名第一,以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船舶修造为主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目前拥有和控制各类现代化商船近800艘,5600多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近4亿吨,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港口,船队规模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 
  规划 
  打造中远集装箱转运基地 
  远海码头,位于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二期内,泊位岸线长1508米,陆域纵深810米。4个泊位设计年吞吐量260万标箱,最大吞吐能力可达300万标箱。 
  据了解,海沧港内水域宽阔、不冻少淤,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1个。目前,海沧港共建成10万吨级泊位、5万吨级泊位各11个,可满足1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进出港。 
  远海公司有关人士说,厦门港处在国际主航线上,航行便利且不易受季节性影响。同时,夹在两个陆域之间,停泊条件优良。中远集团打算将远海码头打造成中远集装箱转运的基地,以适应未来国际航线大船大多选择停靠枢纽港的趋势。 
  远海码头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世界一流。高70多米、每台1500吨的集装箱桥吊,伸出的“手臂”最远可以从距离码头65米的地方,将集装箱装卸到码头。 
  按照规划,远海码头将配置20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60台轮胎式龙门起重机,可满足目前世界上最大吨级集装箱船舶的靠泊和高效作业。 
  通过自动化操作,这批设备行走一次,便可完成船上集装箱装载位置的扫描。集装箱摆放情况一目了然,桥吊司机在驾驶室内,轻触辅助显示屏,就可完成后续相关工作。 
  厦门港打造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目前,世界排名前列的丹麦马士基、法国达飞、香港新创建、香港和记黄埔等世界知名航运商、码头营运商均已落户海沧保税港区,开通51条国际航线,通达世界主要港口。2010年海沧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30万标箱,占全厦门组合港总量的40%。 
  业内人士认为,远海码头的投产,使海沧港的码头经营商又添一世界级 “选手”,这对于推进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据透露,海沧港将以鹿特丹、新加坡等世界大港为标杆,对接服务法国电力、中铁、中粮等世界500强大项目,主动承接东渡邮轮母港集装箱业务转移,加快建设自动化、信息化的世界级一流港区。 
  依托海沧保税港区,海沧则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加速构建“大物流、大市场、大环境”格局。目前,海沧保税物流园区是厦门市四大物流园区之一,现有入区仓储物流企业19家。建发、国贸、裕雄、海投等大型后方堆场,为海沧港拓展了腹地。“大市场”也初具规模,石油、石材、钢材、油画、高档汽车等专业市场蔚然兴起。 
  在加快发展临港物流的同时,海沧积极参与闽西南及周边省份 “无水港”建设,发展以海铁空陆联运为基础的区域联运物流。 
  如今,以海沧保税港区为中心,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加速形成,区域辐射能力逐步提高,周边及省外货物将越来越多选择从海沧进出口,海西新的物流辐射版图正从海沧向周边地区、省份强劲延伸。 
  据了解,厦门港去年的吞吐量为582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39亿吨,位列全国第七,世界第19位。但今年至今,第七把交椅的位置,已被大连以微弱优势超越。 
  预计到2015年,海沧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1000万标箱,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这一数字,将使得厦门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2亿吨,排到中国前列、世界前列,届时,厦门港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南国际航运中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