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玉环建区域物流海港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2011-1-13 23: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这一年玉环县港口物流平台建设取得辉煌成绩。1月11日,中共玉环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深化建设港口物流平台,坚持以港兴业、以航引贸,以口岸开放为契机,以对台直航为基础,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努力培育沿海开发的特色亮点。”当党代表们在报告中读到这段鼓舞人心的话时,心中无不激动昂扬。
紧抓历史机遇  发展港口经济
在去年的党代会上,玉环县提出打造三大新平台,把打造“港口物流新平台”作为支撑县域发展的主平台和主战略之一。今年党代会再次把打造城市化、工业化、港口物流三大新平台列为我县发展的主线。对此,许多党代表表示,进一步深化港口建设是我县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不可或缺的支点,我县必须紧抓历史机遇,依托港口优势,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类口岸的升级,对台直航的深化,海峡两岸(玉环)商品交易物流中心落户……当前我们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做大做强港口物流这篇文章值得我们深思。”面对建设区域物流海港这一热点话题,作为大麦屿街道党工委书记、党代表沈华栋显得非常兴奋。
“未来我们将致力于海峡两岸(玉环)商品交易物流中心的发展建设,对于港口发展来说,这是一个‘国字号’品牌的树立,最终目的是打造区域性港口现代物流中心。”沈华栋表示,借助物流中心今年启动综合服务区这个契机,届时将吸引大量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聚集,这必将推动我县经贸产业承接台湾和融入海西。此外,还将对原先的港台商城进行改造,把其改造成对台产品展销、交易、商务仓储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并以此为平台,对周边市场进行辐射,从而带动整个地域经济的发展,为港口生产线服务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巩固对台直航成果 推进货运发展势头
乘坐“中远之星”去台湾观光旅游,如今这已成为许多玉环人茶余饭后的谈资。2010年,在引进“中远之星”客滚轮并完成大陆和台湾的有关方面审批手续后,我县对台直航工作取得巨大成功。据了解,截至2010年12月底,该县对台直航航班每周一个往返,共进出53个航次,旅客进出港总人数达23932人次,其中出港12263人次,进港11669人次。
“加强货源组织,积极争取对台货运直航常态化,做大港口物流业。”在今年的党代会报告中,玉环县将这一目标写入了报告。据悉,2010年我县大麦屿港5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正式投入试用后,集装箱吞吐大幅递增,全年已完成42000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37%;港口生产平稳有序,大麦屿港内已建有码头泊位14座,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码头有4座。港航企业生产平稳,安全形势稳定,全县港口吞吐量为225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2.72%;全县运力发展达到38.64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4.7%。
面对良好的发展形势,陈水明表示,今年该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将采用“北引”、“南通”、“西联”的工作战略推进大麦屿港的客货运输发展。“‘北引’是要吸引北方大宗货物到大麦屿港中转、集散,‘南通’是和台湾基隆、台北、高雄等港口实现集装箱、散货、旅客三方面通航,‘西联’是实现和金华货物联运,扩大港口吞吐量,并与温州联合开发乐清湾港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此外,还将全面完善全县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十二五”港航发展规划,确定临港产业发展方向,使县内各产业和港口航运业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和补充。
抓好港口建设  实施依港兴业
2010年4月,中捷环洲1.5万吨兼靠3万吨多用途码头开工;2010年6月,大麦屿港至基隆港客滚轮直航候船旅检大厅完工;2010年9月,大麦屿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开工……过去一年,我县围绕港口开发开放和口岸升级做了大量的工作。
此外,在港航支持系统区块,海事办公楼、边检营房及500吨级码头已于去年6月开工建设,土建工程已经通过中间验收。目前,边检公务码头工程已开工建设,随着土建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边检公务配套码头工程也进入建设阶段,有望今年6月完工并交付使用。
“大麦屿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口岸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即将在今年迎来省级预验收和国家正式验收,顺利开放后就能够为我县提供一个便捷、快速、高效的通道。”对于我县港口开发所取得的成绩,县信访局局长、党代表李国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李国立说,港口经济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可以带动众多产业的发展,为了充分突显作用,必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引进项目落户,让港口经济成为区域经济新的竞争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