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加大补贴保护

2011-11-28 10: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占全国人口不到2%的美国农民,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美国农民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本事”,除了与美国农业体制、科技进步等因素有关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
  在美国当农民,无论是粮农、棉农,还是油农等,似乎都不需要太多地担心自家种的农作物卖不出去,或遭遇自然灾害而血本无归,因为美国农业补贴这把牢固可靠的保护伞可以使得农民旱涝保收。作为一个工业发达国家,美国政府长期对农业提供稳定、可靠的保护和扶持。
  据经合组织估计,美国政府每年对农民的补贴约为400亿美元,平均每100美元的农业产值中,有20-30美元来自政府补贴。总的看来,美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形式繁多,花样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贷款差额补贴、固定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和灾害保险补贴等。
  美国新农业法2002-2007年增加的519亿美元农业补贴中,290亿美元将通过农产品信贷公司直接支付给农场主,作为对农产品价格的补偿。这种补偿,一方面间接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使农场主可以用更低的价格销售农产品,另一方面模糊了价格反映的供求信号,鼓励农场主扩大生产。据预测,在新法案支持下,美国小麦、饲料谷物和油料作物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增产。有关专家推算,美国上述农产品产量每增加1%,国际市场上述农产品价格将分别下降0.85%、1.3%和1.4%。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2001年,我国稻谷生产成本比泰国高69%,小麦和油菜籽生产成本分别是加拿大的1.3倍和3.1倍,大豆和棉花生产成本分别比美国高15.3%和10.3%。
  美国农业补贴对象涵盖全国的种植者,相对较为公平。农业补贴方式既有价格补贴,也有收入补贴,既考虑市场价格高时的补贴,也考虑到市场价格低时的补贴,多种补贴方式的运用,增强了美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并且美国针对农作物的种植情况建立了详细的数据库,每个指标的设定均有2年以上的平均数,为制定补贴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尊重市场价格机制,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补贴政策不直接介入市场运作机制。这些持续增强的农业补贴政策,使农民的利益得以保护,并使美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美国农业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目前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美国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均占有较大的份额,其中小麦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1% 、玉米占58% 、大豆占43%t71,这与其不断强化的农业补贴政策密不可分。美国大幅度地增加对农业的拨款,使得农产品生产者在获得大量补贴之后,有能力降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从而整体提高了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小麦为例,单纯从成本角度考虑,美国小麦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低于中国小麦。但是美国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对小麦生产者给予大量补贴,为生产者提供降价的空间,从而使美国小麦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比较价格竞争优势。
  价格不平等导致国内农民增收
  最近几年来,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虽然不断上涨,而我国农产品受资源、技术、经营等多种因素制约,扣除通胀因素后成本年均上升10%左右,农产品价格也由10年前大大低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转而长期高于国际农产品价格。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