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货运超载严重 源头治超应管罚并举

2011-11-22 13: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超载超限车辆违法上路现象呈泛滥态势,出现“不超载就不能盈利、要盈利就必须超载”的怪圈。记者采访发现,随着各地对高速公路及国、省道运输超载超限整治力度的加大,一些“问题”车辆瞄准农村道路巡管力度薄弱,开始“另辟蹊径”,农村公路成为货运超载“重灾区”。

    超载成农村公路“第一杀手”

    目前,随着还贷性二级公路收费站的撤销,大量超载超限车辆绕行农村公路,一些猖獗的“职业黄牛”为此成立了五花八门的“路政信息公司”,带领车辆逃避监管。在江苏、四川、宁夏等地的一些农村公路上,超宽、超高、超载车辆随处可见。这些“庞然大物”在路况不佳的农村公路上摇摇晃晃地行驶,穿行于人流密集的乡镇、集市间,令人揪心。

    记者在江苏省如皋市的如港公路磨头收费站站口看到,一辆电动三轮车带着两辆大型拖挂车绕过收费站从附近的乡道通过。电动三轮车轻松地穿过了设在路中央的水泥礅,大卡车则试了好几次才勉强通过,场面十分惊险。

    “超载车从高速公路、国道‘转战’乡村道路,承受‘转嫁’之苦的农村路桥伤痕累累。”据江苏省常熟市交通局局长季建炯介绍,车辆核载重量的增加对道路的损害呈几何倍数增长,货车超载10%对道路的损坏会增加40%,一辆超载2倍的车辆行驶一次,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不超载车辆行驶16次。超载还会使水泥路面使用年限缩短约40%,使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缩短20%—30%左右。

    大型超载超限车辆行驶在通行能力较差的农村公路上,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记者在一些乡镇看到,超载车辆上货物的长度、宽度及高度通常超过核定标准,导致车辆中心偏离中线,发生飘移,降低了行车稳定性。尤其是在转弯时,车辆严重不稳,并常与其他车辆发生刮擦。苏州市多位一线交巡警表示,随着省际交界二级公路收费站的撤销,农村公路货运超载车辆通行频繁,交通事故明显增多。

    农村“治超”为何收效甚微?

    对于日益严重的农村公路货运超载问题,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治理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

    一是经济利益驱使超载违法愈演愈烈。近年来,个体运输车辆猛增,运输市场竞争激烈,运价低迷,加之公路收费站点较多,导致部分车辆不超载就会亏损,运输户普遍奉行“不超载不挣钱、多超载多挣钱”,无限制加大超载比例,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江苏省灌云县公路部门近期对重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进行集中整治。从检查情况看,所运货物多为钢锭、水泥等建材,近60%的车辆车货总重高达120吨以上,其中1辆车车货总重高达198.6吨,超限率达261.1%。据一些车主称,一辆运4个钢卷板的车辆,净利润一般在万元以上。

    二是政策法律不完善是货车超载超限的现实原因。由于超限运输整治范围仅限于国省道一类的干线公路,与之相连的众多县乡村级公路则不是重点,不少超限超载车辆为躲避监测站的卸载和罚款,宁可绕行农村公路。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交巡警大队大队长夏家荣认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在治理超载超限运输、保护路产路权方面,制定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但由于规定本身重通行、轻治理,缺少职责权限、工作程序等具体要求,加之农村公路分布广、管理弱,使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有效落实,农村道路超载现象难以依法根治。

    三是管理力量薄弱让农村“治超”有心无力。一些基层交警认为,虽然各地普遍加大了对超载的打击力度,但真正具有管理权的仅有公安和交通两个部门,车辆源头监管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共识与合力,很难全面查处超载货车,而执法环境也时常受到暴力干扰,治超常规秩序混乱,超载问题不断反弹。

    源头治超重在管罚并举

    为避免农村公路超载超限运输问题,创造安全、有序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业内人士建议,应从源头治超,“管”“罚”并重。

    夏家荣建议,抓好机动车生产的目录制定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规定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目录。“进入目录的汽车产品如属‘大吨小标’的,限期恢复标准吨位;对非法拼装改装车辆的工厂、企业坚决关闭和取缔。”同时,公安部门的车辆年检不能形同虚设,对在年检中发现私自改装问题的,要严格纠正,从源头上减少超载超限事件的发生。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除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出入口设置限载、限宽、限高警示墩外,还要逐步建立由政府牵头、交警、交通和沿线各乡镇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共管网络,加大对超限载车辆的打击力度。江苏省的实践表明,对路面造成损坏的主要是2轴4轮以上的货车,可把2轴4轮以上货车作为重点治理对象。

    季建炯表示,我国治超可参考借鉴日本经验。日本实行“一超三罚”制度,即一辆货车超载超限,要对货主、运输企业和司机三方进行处罚,避免因只处罚司机而难以真正解决车辆超载超限运输的现象。同时,应加强对大型运输企业的监管,对超限载车辆屡屡绕行农村公路取消其营业资格,对超限载驾驶员实行记分制度。针对农村道路超载车辆多选择夜间运行的特点,要将有限警力推向一线路面,实行路面24小时管控,做到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