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彦明吁香港特区政府设离岸贸易优惠税

2011-11-19 8: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北方船务控股公司主席高彦明日前致函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曾荫权,指出,越来越多的贸易公司弃“港”赴“新”,将主要业务转移到新加坡,严重威胁香港国际贸易中心地位。高彦明对此倍感焦急与担忧,呼吁特区政府重新研究对香港贸易公司的离岸业务实行的优惠税率,以巩固本港地位。对此,他提出两建议。

  高彦明在信中称,新加坡早于2001年推出“环球贸易商计划”,该计划降低了国际贸易公司利得税。对无论是已存在的贸易公司还是新成立的贸易公司,只要在新加坡有真实离岸业务活动,僱用一定人数的当地员工,利用新加坡的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并在当地有相当数额的商业活动支出,新加坡政府会根据他们离岸贸易额,征收5%之10%不等的利得税。

  此计划的实施,使新加坡成为对国际贸易公司征税最低的地区,成功吸引来自全世界的几百家贸易公司进入新加坡,包括世界最知名的大矿山如必和必拓、力拓,石油公司如壳牌、英国石油公司和粮商嘉吉、嘉能可等。

  另外,中国有上千家钢厂和眾多的有色金属及煤电企业,都基本上有一个国际贸易公司用来海外融资和进口矿產原材料等,其中很多“国际公司”都选择了新加坡。除此以外,新加坡还吸引了大量的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印度、韩国和欧美等国家的贸易公司。

  新加坡已基本成为世界的铁矿、油品和粮食的国际贸易中心。据新加坡政府统计,由于世界大量的国际贸易公司的进驻,每年给新加坡带来5、6千亿的贸易额。相比之下,香港特区政府虽採用“地域来源”的征税原则,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润才须在香港课税,而源自其他地方的利润则不须在香港缴纳利得税。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香港一直对香港贸易公司的离岸贸易业务,以相关贸易合同在本港达成或在本港有融资行为,从而征收16.5%的利得税。

  对此,高彦明痛心地表示,此举与“地域来源”的征税原则背道而驰,有不少贸易商因此把主要业务放在了新加坡,严重削弱了香港的国际竞争力。香港的高税率不但使香港的很多国际贸易公司迁址或将业务转移,而且阻碍了更多有实力和有潜质的国际贸易公司来香港发展,特别是内地的国际贸易公司。

  要巩固香港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提高和加强香港的国际竞争力,高彦明提出两点建议:一,特区政府尽快研究对香港贸易公司的离岸业务实行条件简单、不用审批的优惠税率的可能。即对于在香港註册的贸易公司,只要贸易活动是真实的离岸业务,贸易的实际买方和卖方都不在香港,所涉及的货品是完全属于第三国的,就一律给予永久性的利得税优惠。

  二,对香港贸易公司的离岸业务实行不高于5%的优惠税率。若能切实落实对离岸贸易的优惠税率,不但能吸引更多内地、亚太和欧美地区的贸易公司来港扎根,还能稳定已在本港经营的国际贸易公司,将有利于香港吸引国际资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政府薪俸税的收入,带动来港公干旅游,推动写字楼住宅的需求,扩大消费。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