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仍呈下行趋势

2011-11-18 11: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月份,全球工业生产低速增长,个人消费持续低迷,通货膨胀仍居高位,就业形势未见明显改观,经济下行趋势继续延续。欧债危机继续发酵,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进一步受挫,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汇率对抗加剧,全球贸易环境恶化。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复杂。   世界经济继续下行
  ——全球主要景气指标进一步走低。10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0,处于景气临界点;服务业PMI为51.8,比上个月回落0.8个点。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39.8,比上月大幅下降了6.6个点;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9.9,比上月下降了0.8个点。日本企业家信心指数为46.4,比上月下降0.8个点;欧元区企业家信心指数为-6.6,比上月下降0.7个点。
  ——多数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长不同程度放缓。据英国共识公司预计,第四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长2.0%,比上季度放缓0.5个百分点;欧元区GDP环比增长0.1%,比三季度预测值放缓0.1个百分点;日本GDP环比增长0.6%,比三季度放缓0.9个百分点。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回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第四季度,俄罗斯GDP同比增长4.0%,比三季度预测值回落1.6个百分点;据共识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印度尼西亚GDP同比增长6.2%,比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马来西亚GDP同比增长4.7%,比三季度预测值回落0.3个百分点。
  ——三大经济体工业订单大幅回落。9月份,美国制造业订单同比增长9.8%,比上月大幅回落5.9个百分点。8月份,欧元区制造业订单同比增长6%,增幅比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日本机械订单同比下降3.3%。订单大幅减少,预示着全球工业生产将持续低迷。
  ——欧元区和日本个人消费低迷。9月份,欧元区零售量同比下降1.5%,连续5个月下降;日本零售额同比继上个月下降2.6%之后,又下降了1.2%。
  ——世界贸易缓慢运行。8月份,反映全球贸易增长趋势的全球贸易量3个月移动平均环比下降0.2%。10月31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指数为1965点,比当月最高点(10月14日)2173点回落了9.6%。9月份,美国包括货物和服务在内的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5.9%,分别比上月加快0.7个和1个百分点;日本进、出口同比增长12.1%和2.4%,分别比上月回落7.1个和0.4个百分点。
  ——全球通货膨胀仍居高位。10月份,欧元区CPI同比上涨3%,涨幅与上月持平,远高于欧洲央行2%的调控目标。9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日本CPI同比持平。9月份,加拿大、英国、南非、印度、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CPI同比分别上涨3.2%、5.2%、5.7%、10.1%、3.4%和5.8%,涨幅分别比上月扩大0.1个、0.7个、0.4个、1.1个、0.1个和0.1个百分点;10月份,巴西CPI同比上涨7.4%,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未见改观。9月份,JP摩根全球全产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就业指数为49.9,是2010年2月以来最低值,并首次低于景气临界值50。10月份,美国失业率为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9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0.2%,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日本失业率为4.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世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欧债危机深层问题仍未解决。10月27日,欧盟峰会达成新救助方案,但是协议中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增资来源尚无着落。希腊针对欧盟解决其债务危机方案是否举行全民公决的反复和意大利围绕经济发展法案的争斗,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11月3日,希腊5年期主权CDS利差为6553.9个基点,接近历史最高纪录,2年期国债收益达到创纪录的102.3%;11月9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7.25%,为近12年新高,高于7%这一寻求外部援助的警戒值。衡量信贷风险的美元TED利差(3个月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与美国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利差)波动上行,10月底达44.47个基点,再创年内新高。目前,意大利国家债务占GDP的119%,接近希腊的120%,而债务总量却接近希腊的6倍,很可能成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不稳定因素。
  ——全球协同支持经济增长困难重重。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制约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主权债务形势又制约着进一步的财政刺激措施出台。各国利益诉求差异较大,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也不同。巴基斯坦、印尼、澳大利亚和欧洲央行等近期降息;而越南、尼日利亚、白俄罗斯、土耳其、印度和蒙古等国家仍在升息,全球协同治理难度加大。
  ——全球贸易环境恶化。一是全球需求疲软,世界经济持续下行,欧债危机继续深化,使全球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受挫,主要发达国家自主增长动力不强,全球外需疲弱。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于经济不景气,各国纷纷采取保护措施,贸易摩擦政治化的倾向日益突出。三是贸易融资困难,在欧债危机波澜不断、新兴市场国家通胀风险未减的情况下,贸易融资困难,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制约因素。四是汇率对抗加剧,日本出台了日元升值综合应对方案,干预日元汇率。受瑞士政府干预,瑞士法郎已连续两个月贬值。由于目前美国仍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财政和贸易双赤字居高不下,从长期来看,美元仍会贬值。
  ——全球资本异常流动扩大。各国货币政策走向差异导致国际资本流向经济增长较快、利率较高的经济体;金融风险上升又导致国际避险资金流向美国、德国和日本国债市场。发展中国家股市近期已经历了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11月2日的当周,净流入发展中国家股市的国际资本达35亿美元,为连续3周净流入。而从8月份到10月上半月,发展中国家股市平均每周净流出国际资本20亿美元。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高位波动。10月份,粮农组织国际市场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216(2002-2004年=100),环比下跌4%,但同比仍上涨5.4%。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大米出口量的30%。泰国洪灾将在短期内给全球粮食市场带来不确定性,推高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给大量消费大米的亚洲各国带来新的通胀压力。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经济放缓拖累我国经济增长。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全球经济持续放缓将拖累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制约我国货物出口稳定增长;二是国际服务贸易受到严重冲击,我国的国外净收入将减少;三是外商直接投资可能产生较大波动。
  ——汇率对抗再度升温,人民币汇改面临困难。自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现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30%,对我国出口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全球需求疲弱的形势下,各国竞相贬值本国货币,汇率成为国际贸易争夺的重要工具,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继续逼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新的压力。
  ——贸易摩擦持续增加。今年前10个月,美国共发起14起贸易救济案件,其中针对中国的有7起。截至10月26日,美国提起的涉及中国输美产品的337调查申请已达15起。美国《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一旦生效,有可能引发中美贸易大战。
  ——国际资本异常流动造成冲击。全球资本异常流动扩大,且数量庞大。一方面,国外资本为了套取息差和获取人民币升值收益,会流入国内市场,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造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国外资本的大量撤资,会冲击我国经济运行环境,对经济稳定增长造成不良影响。据世界银行统计,前三季度从东亚和南亚股市抽逃的外国资本达126亿美元。
  应对建议 
  一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密切关注全球贸易形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减轻企业负担,积极维护出口企业利益,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二是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三是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四是加强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监管,及时监测和监督国际资本流入和流出情况,增强敏感性和警惕性,制定可行措施,尽可能减少异常流动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