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聚酯工厂限产保价

2011-11-15 11: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进入9月中旬以来,国内聚酯产品的价格不断下跌,下游买气不振,聚酯工厂产销回落,库存不断增加。除此之外,聚酯产品也转盈为亏,涤纶短纤、聚酯切片已然亏损,即使前期盈利较高的涤纶长丝,也面临盈亏边缘。在库存压力以及亏损的情况下,多数聚酯工厂选择降低开工负荷或者检修来限产保价。据ICIS China数据显示,中国聚酯工厂整体开工负荷从9月中旬的83%左右已降至如今74%附近。其中涤短和瓶片工厂降负尤为明显。以三房巷为例,其整体开工负荷在陆续关停生产线后已降至63%。此外,不少聚酯工厂亦选择停车检修来降低本身的库存压力。   那到底是何原因导致聚酯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织造厂家需求减弱,聚酯厂家不得不选择限产报价这一措施呢?
  首先,是由于下游纺织产品销售不佳,需求减弱。由于欧美债务愈发严重,欧美地区纺织品的订单开始下滑。今年一些出口企业订单减少量都在20%至30%之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今年7月纺织品出口金额达到最高峰后,8月起纺织品出口金额一直呈环比下降趋势。此外,大家预期的金九银十今年未见任何踪迹,下游的布料销售难见好转,库存开始积压,厂家对于后期的信心明显下降。
  其次,利润的降低甚至亏损也是导致织造厂家需求减弱的原因之一。同样是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国外一些客户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纷纷压价,使得原本利润空间就比较小的纺织工厂步履维艰。广交会上一些厂商也表示,今年欧美订单寥寥无几,即使有订单,欧美客户也不断压价,使得厂家盈利甚少甚至不敢接单。特别是一些附加值低的工厂,根本是无钱可赚。当然,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进一步压缩了厂家的利润情况。
  再次,近期聚酯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织造厂家由于销售不佳库存积压,致使库存在原料跌价过程中不断贬值,不少纺织厂家在此情况选择降低开工率或停机,以销售库存布料为主。据ICIS China统计,现江浙下游织造开机率在较低水平,其中盛泽地区喷水织机开机率在6-7成,太仓、长兴等加弹机开机在5-6成,长兴、海宁等经编开机率在6成附近,萧绍圆机开机不足5成,部分地区开机甚至只有3成左右。而去年同期,下游织造开机率基本在7-8成附近,较高达到9成。由于下游开机率下降,刚性需求自然减弱,因此对原料的需求减少,造成聚酯厂家库存增加。在库存无法消化的情况下,厂家只得选择限产保价这一措施。
  相对于去年棉花的暴力时代,今年棉花表现可谓差强人意。自今年3月棉花价格达到近几年来的历史高位后,价格就开始一路下跌。虽期间有小幅反弹,但整体跌势不减。至10月后,棉花价格一直位于20000元/吨以下。由于棉花价格表现不振,化纤的替代性也被进一步削弱,部分棉纺厂家转产,从涤棉产品转为生产纯棉产品或其他化纤类产品。对化纤产品的需求自然也被减弱。
  由于现在聚酯厂家多已面临亏损,因此部分厂家降价促销的心态开始有所转变,试图企稳市场。但是由于纺织品出口情况短期难有明显好转,而下游信心一时亦难以恢复,需求依旧将会延续弱势格局。因此限产保价似乎也成了聚酯工厂唯一能做的选择。而今年过年比较早,一些盈利以及销售较差的厂家可能或选择提早关停过年。因此预计至年底之前,聚酯产品市场整体行情将以弱势为主。当然,第四季度国家信贷政策将会有所放松,或许会促使一些资金稍有宽裕的厂家在聚酯产品跌至成本线以下后入市补仓。而年前备货的小行情,也会使得聚酯产品的价格有所企稳或小幅反弹。但总体弱势行情难改,下游需求难有较大好转。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