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集运竹子轮实现SEEMP评审目标

2011-11-15 9: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阅读提示:欧盟议会日前通过的决议已确定至2011年底为IMO达成航运GHG排放目标的最后期限。目前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北美海岸均设立了排放控制区,2015年起,任何船舶进出上述区域,其燃油硫含量不得超过0.1%,或者废气排放必须经过净化达到同等水平。这对中国航运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对此,中远集运率先在“竹子轮”上实施了船舶能效管理计划,并获得的成功,这对中国航运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专家组对“竹子轮”船舶能效管理进行验证、审核。
经过近三个月的试运行,中远集运麾下的中日航线集装箱班轮——“竹子轮”顺利实现《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的评审目标。11月7日,经中国船级社牵头组成的船舶能效管理专家组的全面验证、审核,“竹子轮”试运行期间的船舶能效营运指数(EEOI)达到531.97g/teu.nm,节约燃油94.26吨,节约引水费和拖轮费106.8万元,三大核心指标均达到《船舶能效管理计划》的目标。专家组评价说,“竹子轮”油耗产生碳排放与货物/人的数量和运距的比值,不仅满足了国际海事组织的最新要求,同时领先中国航运业。
能效管理提升船舶竞争力
后危机时期,全球航运企业在成本和收益的巨大压力下,同时面对航运减排要求和措施的倒逼态势。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防污染公约,营运船舶的九大排放将受到严格限制。欧盟议会日前通过的决议已确定至2011 年底为IMO 达成航运GHG排放目标的最后期限。目前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北美海岸均设立了排放控制区,2015年起,任何船舶进出上述区域,其燃油硫含量不得超过0.1%,或者废气排放必须经过净化达到同等水平。
2009年7月,IMO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59会议通过和批准了包括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计算方法、能效设计指数自愿验证、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制定、能效营运指数(EEOI)自愿使用在内的四个导则,从船舶设计、建造到营运对船舶能效水平进行规范。
所谓船舶能效管理,是对船舶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CO2排放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低油价时代,船公司追求的是‘多装快跑’,这种经营模式可能导致EEOI很高。高油价时代,由于燃油成本占营运成本的比重大大提高,必须经过综合考虑来减少燃油消耗,提高燃油利用效率,从而降低EEOI值”,中国船级社副总裁高照杰认为。
后危机时期,在应对航运市场更为严峻的竞争、不断上涨的燃油价格和更加严格的减排规定时,船舶能效控制和改进既是航运企业降低营运成本,同时也是着眼长远、提升船队竞争力的关键。
首开船舶能效管理运行先河
据IMO最新规定要求,全球营运船舶必须在2013年1月1日前配备一份《船舶能效管理计划》,以通过船舶最佳管理和操作来实现船舶的节能减排。2009年,中远集运率先开展船舶能效管理系统的研发。历时两年多完成的这一系统,通过对所属船舶每天上报公司的燃油日耗数据的统计分析,在计算出船舶任一时间、航次、航线EEOI值的基础上,对船舶、航次、航线以各种方式进行分析、类比和选优,最终完成该航线CO2的EEOI标准。
“集装箱班轮营运班期紧、周转快,海域全覆盖、时间全天候,燃油消耗居高不下。在满足船舶安全航行的基本原则下,能效管理通过将船舶运营管理的重心向提高燃油利用效率上转移,进一步提升船舶管理水平”,上海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致俊认为。
数据显示,目前中远集运管理和运营的集装箱班轮达152艘、总箱位60多万标准箱,所经营的80条国际航线、11条国际支线,以及83条中国沿海航线和长江、珠江驳船支线,在全球超过53个国家和地区及155个港口挂靠,年挂靠港次11650次。实施船舶能效管理无论对于降低集装箱班轮船队的燃料成本、提高燃油利用效率,抑或减少CO2排放,在全球班轮业率先实现绿色航运,均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今年8月,中远集运、上远公司与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三方合作编写完成了国内首份《船舶能效管理计划》,并通过了专家组评审。这一《计划》除提出公司整体目标和指标外,还包括17项船岸能效管理措施,并在监测和监控、评估和改进方面制定了具体标准。该《计划》不仅为国内其它航运公司履行国际公约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已成为中国航运业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的示范“样本”。
能效管理获得最佳成果
今年8月12日,《船舶能效管理计划》率先在中日航线“竹子轮”启动试运行。中远集运、上远公司安全质量部、船舶管理三部等岸基主管部门精心指导,并与“竹子轮”“对接”,对中日航线周班运营的船舶能效因素进行逐一分析与评价,列出“清单”,按照“优先控制”原则,确定“先优后差”的能效因素,详细制定了“能效管理实施方案”,其中细化实施的具体内容达77项。
据介绍,往返上海港至日本大阪、名古屋港的“竹子轮”,按照“能效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条件和航区环境,科学合理配载,保持适当的吃水和稳性,综合考虑分析风、流、海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航次计划。同时,设计最佳航速,精心设计多条航线备用,如冬季和台风影响日本南岸时,则选择走日本内海航线;正常天气海况,则选择走大隅海峡航线。
最短的航线距离、最低的能耗、最佳的运营时间,是“竹子轮”试运行交出的一份满意的答卷。据该轮9月、10月营运能效管理成效比较数据,EEOI值分别同比降低了21.84 g/teu.nm、10 g/teu.nm,节约燃油35.26吨、30.6吨,分别节约引水费和拖轮费73.2万元、20万元。
25项能效管理措施同步推进,试运行效果显着。中国船级社专家组评估认为,“竹子轮”“船舶能效管理方案”各个项目的实施得到了船岸全过程监控,所有记录详实有效,获得了试运行的最佳效果。经过专家组的两次现场询议、查看和验证,“竹子轮”顺利通过船舶能效管理计划全面审核,成为中国航运业第一艘能效管理成功运行的船舶,并将在近期获得第一张以中国船舶为主体的船舶能效管理证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