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综保区转型“自由贸易园区”

2011-11-15 8: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上海具备条件建成中国首个自由贸易园区”,在昨天举行的第11届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大会上,与会的业内专家纷纷表示,上海综合保税区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园区,这既是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提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特殊监管区域面向未来的必要探索。   向国际惯例靠拢
  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设立FTZ这一类型的自由贸易区(不同于多个主权国家设立的FTA,FTZ指单个主权国家或地区设立的自由贸易园区),总数超过了1200个。各国的FTZ大致分为四类:
  一是准自由贸易区。二是标准的自由贸易区。三是升级的自由贸易区,明确宣布属于“境内关外”,具有海关治外法权,国家立法规定部分国内法在自由贸易区内不适用。四是自由经济社会制度下的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
  “借鉴境外自由贸易区的做法,结合上海综保区发展的实践经验,我们将从外汇管理、货物入出区监管、税收政策、贸易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综保区的未来畅想已经明确,就是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建设与国际惯例更加接轨、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自由贸易园区。
  打出贸易便利“王牌”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综保区已累计批准来自94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11000个,投资总额240亿美元。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泊溪看来,“从目前‘境内关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到‘境内关外’的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国内保税区转型需要经历的本质突破在于——免于海关通常监管。”事实上,以自由贸易园区的运作模式为坐标,综保区已经在打造与国际惯例最为相近的便利化环境上不断努力,包括创新货物的通关模式,实施商品预检验,推动通关通检业务流程再造,大幅提高企业进口商品的速度和时效,同时试点推行资金集中管理、资金集中收付汇,提高跨国公司资金运作效率。
  集成全套创新功能
  未来自由贸易区的标志是什么?
  从高效处理大量货物和商品的基本出口加工区转型为包含尽可能广泛活动的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越来越需要为企业提供全套的服务,”世界自由贸易区协会主席格莱汉姆·马瑟表示,如果上海的自由贸易区能够提供与其庞大贸易量相关的金融服务,那么上海将会明显受益。
  为此,上海综保区将拓展资金结算功能,创新外汇监管模式,同时继续在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上突破,实现贸易与金融、物流的融合发展。据介绍,综保区将建立发展飞机船舶项目融资租赁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成为中国融资租赁业务模式最丰富、项目种类最齐全的租赁产业特别功能区,“我们还会继续深化期货保税交割功能,实现期货保税交割仓单质押,探索开设具有离岸特点、适合大宗商品企业运营的专用外汇账户,建设大宗商品保税电子交易平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