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船企遭遇“三大难” 困境中寻求突围

2011-11-10 1: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1~9月份,全市规模以上船企主营收入增长22%,利润总额下降21%。多收了“三五斗”,为何增收不增利?“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成为困扰船企的“三座大山”,同时也削减了企业利润。在困境中,有人选择保存实力、辛苦熬度,也有船企在低迷中转型,以求升级突破,更有实力强盛的船企蓄势“抄底”、收购重组。 
  运行总体稳定利润大幅缩水 
  曾经“不差钱”的船舶企业,今年普遍感受到了资金压力。 
  据了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银行放贷额度收缩,船东融资难状况加剧,新船合同的预付款比例大幅降低,从40%下降至10%左右,且交船前后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前少后多,使企业生产资金流动性不足问题日益严重,也让企业的财务成本大幅增长。更令人担忧的是,预付款比例过低,企业就面临随时被弃船的风险。 
  目前,船东按期接船意愿不强,船东苛求质量从而拖延接船期的现象时有发生,延期交船不仅占用企业的船坞码头,严重影响生产调度,更使大量造船尾款无法收回,加重企业资金压力。 
  另外,各类成本不断上升,船价却只降不升,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资料显示,前三季度散货船价格出现加速下滑,集装箱新船价格稳定,油船新船价格仍在低位徘徊。 
  记者采访舟山市多家造船企业获悉,目前造船企业的利润水平明显不如过去几年,有的甚至已经出现“零利润”“负利润”现象。前两年接获的较高价位船舶建造接近尾声,行情低点承接的低价位船舶陆续开工,因而出现了产值与完工量不同步、企业增收不增利等现象。 
  “但就全国范围来说,舟山船企的盈利能力还算可以。 ”市船舶行业协会人士透露说。在金海重工、欧华造船等重点骨干企业带领下,舟山市船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加强创新研发、强化质量风险管理等方式降本增效,主动应对困境,“加上有前几年的积累支撑,舟山造船行业经济运行总体稳定”。据悉,1~9月,船舶工业实现产值455.8亿元,同比增长20.5%,增幅逐月回升。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产值416.8亿元,同比增长18.1%。 
  订单行情喜忧参半 
  1~9月,全市新接订单量54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手持订单2309万载重吨,与年初基本持平。从总量看,前三季度全市接单量还算正常。 
  由于船市低迷,国内外新船订单急剧减少,加上因船东资金困难、船价过低等因素,部分船舶企业经营策略趋于保守,有意识地放慢生产节奏,谨慎接单仅为维持企业基本生产和资金运转。 
  “但从全国行情来说,舟山的情况还算好的。舟山市目前的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分别占到全国份额的18.6%和13.7%,比例不低。 ”市船舶行业协会人士介绍说。骨干船舶企业通过加强创新研发频接大单,金海重工继上半年接获“2+2”艘32万吨VLCC、“1+1”艘8.15万吨散货船订单后,近期又与英国格雷格航运集团签订26艘2000TEU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意向订单;欧华造船继6艘4800TEU集装箱船后,又接获10艘1700TEU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的批量订单。全市手持订单超过100万载重吨的企业有5家,合计2046万载重吨,占到全市手持订单的88.6%。骨干企业新接订单中,散货船比例为6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节能环保型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海工辅助船等高附加值船舶订单比例提高。 
  困境中的突围 
  “不能忽视的是,今后舟山市船企经营仍面临较大困难。 ”市船舶管理局负责人说,“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将继续困扰企业发展。 
  为抢抓订单、保障交船,舟山市船企正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对外技术合作,加快新船型开发,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船舶行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多元化发展步伐加快,骨干企业纷纷拓展上下游产业,包括启动海工装备项目、投资船舶配套项目等。如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后承修了中海油的大型钻井平台,完成海底管道铺设船改装等。 
  低迷之时,也有企业蓄势“抄底”。据了解,一些有条件的骨干企业正与欧美的船舶设计企业、海工配套企业接洽,酝酿跨国收购,加速进入高端制造领域。“当然,我们更希望这些有收购能力的企业能在本地找到合作伙伴,实施兼并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同时也鼓励中小企业间进行联合重组,提升抗风险能力。 ”市船舶行业协会工作人员介绍说。另一方面,船舶行业管理部门也组织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考察投资,推动船舶产业良性并购重组。(本文来源:舟山日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