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交通进入“堵时代”

2011-1-10 13: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当拥有一辆车在中国成为普通人可以实现的梦想时,当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在疾速前行时,拥挤,也开始蔓延。 
    伴随汽车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正悄然加入交通拥堵的队伍,台州亦如此。 
    在迈进汽车社会的同时,我们也迈入了堵车时代。 
    堵,成了台州城市生活中一个矛盾凸显的难题。 
    体验:椒江哪儿最堵?不少市民直指椒江大桥 
    1公里,耗时45分钟 
    2010年12月28日,下午5点10分,记者从章安往市区走,过椒江大桥收费站后,车流速度开始减慢。往前看,长龙已看不到尽头。 
    车子开出几十米,车停在收费站与椒江大桥的中间,不再行走。 
    5点30分,记者探头往外看,身边的汽车都杂乱无章地停着。一辆大面包车在前,不断鸣喇叭。身边一辆黑色本田见空隙欲往前超车,却无奈卡在中间,不能动弹。原本双向4车道,其中3条车道停的都是开往市区方向的车辆。摩托车、电瓶车在汽车之间不断插空。 
    “十分钟能走吗?”记者问司机,司机无语。 
    果然,5点40分,汽车原地未动。 
    5点50分,前面的车流开始缓缓前进,但刚上大桥,又停住了。“估计到家要6点半了。”司机预测,可能是前面出了事故,导致道路被堵。 
    6点05分,天已经完全黑了,大桥上的路灯投射出昏黄的灯光,身边的车辆仍歪歪扭扭停着,越来越多的车想往前挤,有的直接横在了路上。除了偶尔往前挪几米,车被淹没在“堵”的大流中。 
    6点15分,车开始缓缓移动,虽然慢,但没有再停下来。前进中,记者看到,在椒江大桥往北方向,出了两起小车祸,车祸相隔几百米,直接将大半边的路堵死,很多往北车辆占了其他道行驶。交警正分布在车祸现场以及几个堵车最严重的地段,忙碌地疏通车辆。 
    在行驶到大桥中央后,道路已经非常顺畅,记者回头看,大桥以北一段路依然堵得严严实实,而过了那一段,路面畅通无阻。 
    现场: 
    三区各有各的堵点,堵成什么样? 
    堵点:椒江市府大道 
    椒江的市府大道是出了名的堵点。下午五六点,站在高处看,从耀达百货至法院路段几乎都是大排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 
    除了车流量大,横向干扰也让行车效率大大降低。而如果遇上耀达店庆,连前丁街、赤山路都停满了车辆。 
    市民张小姐说,一到高峰,在市府大道拦出租车就难如登天。运气好的赶上旅客在此下车,运气不好,等半个多小时都拦不到一辆。 
    记者向司机询问,一周姓师傅说:“开这条路不划算,油比开其他路要费。高峰期我一般不会开这条路过。” 
    堵点:路桥日用品商城 
    记者来到中国日用品商城。这个路段是路桥重要的商业区域之一,与居民区紧密交错。每天从各地赶到中国日用品商城进货的商人熙熙攘攘,还有好多去农工商超市与泰隆商业银行的顾客。 
    记者看到,前方新安西街上车满为患,水果摊、小吃摊等临时摊位摆在非机动车道上,站牌周围停满了黄包车、摩托车和残的。而经过这个十字路口的公交车也很频繁。此外,私家车乱停乱转弯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堵点:黄岩青年路 
    黄岩的青年路,是不少司机会说到的堵点。 
    记者看到,青年路两边布满了商店、餐饮店,人气旺,而青年西路附近还有两所小学。本来道路就不宽敞,附近的小学一到上下学时间,接送孩子的家长拥挤在青年西路。好多家长接送孩子不愿将车停远点,这一带又都是小弄小巷,遇上堵车也没办法绕道。 
    “从早上7点就开始堵,1个小时才能将车开出去。”住在青年路附近的李小姐说。 
    交警记忆: 
    最堵的那一次,几千辆车动弹不得,堵了5小时,我们的哨子吹了5小时。 
    从下午4点堵到晚上9点 交警腿都麻了,喉咙都哑了 
    在椒江大队前所中队中队长王增嵘和同事们的记忆里,2008年清明前一天,椒江大桥长达5小时的堵车让他们印象深刻。 
    在椒北,清明是一个大日子。当地的居民讲,过年可以不回来,但清明为祖宗上坟祭祀,子孙一定得赶回来。 
    “那一天,大家都赶着回家,去杜桥的,去章安的,回前所的,南来北往的车流就堵在了椒江大桥北岸。”王增嵘说,从下午4点一直堵到晚上9点。 
    据了解,椒江大桥日交通流量2.5万多辆,75省道日交通流量1.1万多辆,83省道日交通流量9000多辆。三股车流交汇,使得北岸平日就比较拥堵。再赶上骤然增多的返乡车辆,路窄车多,车辆在这里堵出了一个长达两公里的十字架。 
    “从交汇点看过去,83省道一直堵到了柏加王村,75省道一直堵到了华景村。省道堵了,大桥过来的车辆也过不去,一直从北岸堵到南岸。”对于当时的场景,交警冯勇也是记忆犹新,“上千辆车被堵在了这里。” 
    冯勇说,当时值班交警全部出动。从下午4点指挥到晚上6点左右,被堵的道路开始疏通,车辆开始前进。然而,疏通不久,又一轮流量高峰出现,车道再一次被堵,大家顾不得吃饭,又开始路面指挥,晚上9点后,车辆才开始正常通行。 
    “站了好几个小时,大家腿都站麻了。因为天黑,司机看不到交警指挥,我们就必须走过去跟他们讲,所有人喉咙都哑了。”冯勇说。 
    治堵,有何高招? 
    采访中,不少交警表示,路网布局不合理,车祸、超车、小摊小贩占道经营,大型商场及市场带来的巨大人流量都是堵车的原因。而在路桥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卢洋友看来,汽车社会的提前到来,也是导致堵车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治堵,有何高招? 
    “没有彻底的解决方案,我们做的只是提前疏导,缓解交通拥堵。”交警们说。 
    “合理规划路网布局,拓宽道路,建立交桥。”椒江大队前所中队中队长王增嵘说。 
    “绿色公共交通应该成为交通的主力军,发挥城市交通的核心作用。一座城市,若没有自行车交通、没有人力交通、没有地铁交通,只有少量电瓶车和出租车是明显不足的。”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多坐公交车,少开车。”市民李先生说,虽然目前台州的公交还不发达,不过相信未来一定能实现公交一体化的目标。到时候,点对点的公交线路、密集的公交班次,一样可以使市民出行便利,更减少停车的麻烦。 
    “提倡市内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将是绿色交通的一种趋势。”市民张小姐说。记者了解到,目前,椒江已建成200个公共自行车点,公共自行车1万辆,未来还有向街道、小区延伸的可能。 
    “很多家庭有车其实可以拼车,这周坐你家车子,下周坐他家车子,全社会行动起来,尽量减少车辆出行,避免交通堵塞,还可以环保。”网友WR说。 
    “少开车多走路,堵车时开车不如走路快。”网友鲁西西说。 (本文来源:台州商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