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产业“放大器”

2011-10-31 19: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

  光谷产业“放大器”

  “以往,我们的产品要出口,还要绕到上海或者深圳的保税区去"一日游",以后直接在武汉综合保税区就可以报关了”,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董秘徐建效,听说武汉综合保税区获批的消息后很高兴。

  “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富士康武汉园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就在厂区旁边,不到5公里,企业报关的物流成本将降低一半以上。如果企业进驻综保区后,物流成本将降到最低。

  有了综合保税区后,国外货物进综保区将保税,加工后再直接出口国外,免去了缴关税再退税的繁杂程序。

  武汉多家出口型企业还谈到,在综合保税区内的企业购置机器、自用物品等,将按国家规定免税。家门口有了综保区,企业安排货物进出保税区,更方便快捷,更能及时调整。

  聚集和辐射效应

  受成本因素影响,一大批沿海企业正陆续向内陆转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新生介绍说,目前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除产业链的配套外,服务企业的环境也成为很多企业转移的掣肘。

  因为,沿海企业很多是面向国外市场。我国已有的16个综合保税区,多分布在沿海沿边地区。也就是说,沿海企业在当地就能享受到综保区的系列便捷。而迁徙内地后,如果没有综合保税区,企业由于进出口增加的成本,如果抵消了人力、土地等成本,将极大影响企业转移。

  武汉多家出口企业负责人谈到,综保区将极大地改善武汉以及我省的对外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聚集。

  同时,中部除郑州外,仅武汉有综保区。中部其他省市企业进出口,将会选择来武汉东湖综保区,提升武汉的辐射影响力和经济外向度。

  产业“放大效应”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5.41平方公里的特殊土地上,如何将政策用足用好,是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决策层正着力思考的问题。

  为此,东湖高新区将在综保区周边按照1:2的比例,也就是至少10平方公里,建设配套功能区,方便企业入驻。

  5.41平方公里的综合保税区,将带动周边数十平方公里的发展,再蔓延带活更大半径的上下游配套企业。据预测,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将带动区外十倍于区内数量的企业发展,形成整个光谷产业发展的“放大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