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信信息系统助力我国首架空客A380起航
2011-10-30 16:1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贵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承担了需求开发、流程保障、个性化改造等工作,为保障空客A380的正常运行和地面服务付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果……”这是日前中国航信收到的来自南航信息中心和地面服务保障部的感谢信,对中国航信总部和广州团队为南航空客A380首航信息化保障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赞赏。
为配合南航引进的中国首架“空中巨无霸”的首航,在过去的4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中国航信人不断研讨、攻关、修改系统、测试调整,对空客A380计划执飞的广州白云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和上海浦东机场进行了系统升级。强大的“中国神经系统”,确保了中国航空公司首架空客A380首飞的圆满成功。
大有大的难处
巨大载客量带来系统保障难题
对于旅客而言,空客A380意味着足够的空间、完备的娱乐设施、美味的餐食;而对于中国航信而言,空客A380则意味着旅客从预订机票,到网上值机、机场值机、自助服务、托运行李、登机、航班配载等一条龙服务,更意味着内部系统的改造升级、各个部门的联合测试和演练、现场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从2010年获悉南航已订购国内第一架空客A380开始,中国航信就把对空客A380的支持保障作为重点专项工作,统筹协调,周密部署。公司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联动合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南航的首架空客A380共有506个座位,其规模远远超过中国航信现有系统中的其他机型,对系统处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通常在航班起飞前,系统都会生成一份包含所有旅客信息的旅客名单报文,便于旅客在机场值机时进行身份信息校验。航班载客量增加后,系统原有的处理模式将难以满足需要。中国航信研发中心技术团队从报文构造逻辑中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研发技术团队创造性地把传统的按整个航班构造报文改造为按舱位构造报文,简化了旅客名单报文的复杂度,降低了对系统资源的要求,解决了这一难题。经过全面细致的测试,改造后的系统可以支持空客A380灵活的舱位划分和座位布局,按照多种可能的订座方式顺利订座,稳定支持超大规模载客量的航班,完全满足了空客A380的运营要求。
创新系统设计
离港与配载系统保障能力增强
订座系统的难题解决了,中国航信的研发技术团队又把焦点对准了办理旅客乘机手续的离港系统。经过内部存储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国航信扩充了多个系统核心数据库,把系统内部同一个航班的旅客处理量升级到900人以上(超过空客A380设计的840人上限)。
配载系统也是航班运行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系统,是通过综合考虑影响飞机平衡的各种因素,确定飞机内旅客、行李分布,取得飞机起飞前必需的重量、重心等关键数值,确保飞机的安全平稳飞行。早在2010年底,中国航信团队就根据南航空客A380配载系统的特点,结合载重平衡业务操作特殊的重量限制检查和重心检查要求,进行了缜密的开发与测试工作。中国航信为空客A380配载开发了10项与重量、重心、油量以及配载报文等相关的功能,满足了空客A380对配载的要求。技术团队对数据库结构进行了新的优化与调整,突破了历史上每一次数据库整合操作都需要停机的限制,采用创新的技术和流程,成功地在系统不停机的情况下完成了整合工作,保障了离港核心业务的连续性。
开行业之先
开启中国运营超大型客机新时代
针对空客A380进行的配套改造和升级工作,涉及到中国航信运营的全部主要应用系统。2011年4月,各应用系统开始着手对空客A380带来的系统变化进行分析与自测。测试数据库由专人统一建立,旅客服务、控制前端、数据服务、自助产品等10余个系统同步进行自测,形成系统排查情况分析报告,并依次制订后续功能改进方案和实施计划,为后续项目的整体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除了对内部核心支持系统的排查测试与功能改进外,中国航信还与用户一起,对各地的相关外围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确认。对于各地用户联测过程中遇到的10余个疑点与问题,一个也不放过,逐一对系统进行了分析排查。
在空客A380计划执飞的广州白云、北京首都和上海浦东机场,原有系统对数据应急备份的支持力度不够理想,座位图无法按照用户的要求显示。为了使空客A380在中国的飞行过程更加完美,中国航信技术团队本着详细分析、充分验证的原则,紧急完成了后台数据库、报文接口系统、前端值机登机系统等7个模块的功能改进,并在一个半月时间内实现了在广州、北京、上海三大机场的连续升级,为空客A380的运行做好了最后准备。
10月13日凌晨,持续的暴雨使广州变成了一座水城,而空客A380首航前的全流程演练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检验空客A380地面服务相关各生产系统和流程的适应性,由中国航信广州分公司牵头,联合南航、广州白云机场的一线部门和有关合作伙伴,开展了空客A380地面服务全流程演练。
演练采用虚拟航班、无真实旅客、无飞机的形式进行,主要测试白云机场的集成系统、离港系统、配载系统、航显广播系统、行李分拣系统、安检系统等生产信息系统对空客A380航班的适应性,涉及的业务流程包括航班计划、动态、机位分配、资源分配、值机、登机、控制、配置、航显、广播、行李分拣、安检等。中国航信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进,以最快速度解决问题,为空客A380的顺利起飞加了“双保险”。
10月17日,南航订购的中国首架空客A380正式首航,在北京和广州间开始商业运营。中国航信运行保障系统平稳正常运行,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链接
自助登机——
地铁入闸验票般的快捷体验
A380旅客可在白云机场享受
中国航信自助登机产品服务
10月15日,为迎接空客A380加盟南航,中国航信在广州白云机场投入国内首套自助登机产品BIASAR,为空客A380的首航体验活动增添了一份惊喜。
自助登机是区别于传统机场柜台登机的一种全新办理登机手续的方式,指乘客在登机口自助查验身份信息后,通过登机口登机。乘客手持登机牌(纸质登机牌、手机二维码均可支持),在自助登机门的验证区域通过扫描后即可进入廊桥登机,整个过程如同地铁入闸验票般便捷。自2010年起,该技术已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机场被广泛应用。此次自助登机系统在广州白云机场投入使用,尚属国内首例。
中国航信自助登机产品BIASAR是按照国际民航标准自主开发的登机口产品。它将登机口应用与自助登机设备有机结合,利用中国航信离港、开放平台和登机系统功能,对乘客身份进行自动校验。系统可自动完成登机验证,并具备直接反馈乘客证件是否有效(红灯/绿灯)、通过接触点追踪乘客、在闸机口查找未登机乘客等功能。
中国航信广州分公司于2011年8月提出在广州白云机场建设自助登机门的设想。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中国航信对自助登机BIASAR系统进行了反复测试和可行性论证。为不影响日常航班值机,中国航信员工通宵达旦地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白云机场A129登机门的国内首套自助登机系统安装和测试工作。
据国际航协预测,到2020年,将有80%的民航乘客能够享受到基于行业标准的全流程自助服务。中国航信自助登机产品BIASAR能够为航空公司和机场高端乘客提供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将登机口服务人员从重复的检票工作当中解放出来,为加快登机口乘客通过速度、减少乘客排队等候时间、方便乘客自助登机、提升乘客自助出行体验做出了新的尝试。(张博 黄威 叶俏)
-短 评
超大型客机考验中国民航信息化水平
10月17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我国首架空客A380飞机,开启了中国民航运营超大型客机的新时代。面对这架全世界最大的民航客机,如何把它填满,在让旅客能够享受到更舒适空中旅程的同时,提升航空公司的运营能力,是许多业内人士正在思考的问题。
毫无疑问的是,航班运行背后的IT技术和信息系统,是运营超大型客机必不可少的支撑要素,更是提升航空公司运营和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
与值机设备、机上餐食、娱乐设施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民航服务相比,民航信息系统更加抽象,但是却贯穿着旅客购票、值机、登机、提取行李等几乎所有空中和地面环节,不容许有任何纰漏。巨大的空客A380带来了更大的乘坐空间和更高的运载能力,但是也给航空保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对整个民航的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空客A380带来的许多新课题,都需要通过信息系统的改善来解决。比如,空客A380能够装载比其他飞机更多的旅客,可能会带来截载时间提前的问题,给旅客带来不便。中国航信研发的空客A380配载系统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它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帮助飞机完成起飞前的配载工作,尽量少耽搁旅客的时间。再比如,旅客人数多可能导致排队登机的时间长,而中国航信的BIASAR自助登机产品则可以让旅客更加快速地通过登机口登机,减少旅客排队等待的时间。面对“空中巨无霸”带来的考验,中国民航信息系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信息化技术改变着生活,也同样改善着中国民航的运营和服务水平。以运营空客A380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是中国民航业努力的方向。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