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插翅腾飞的靖边交通

2011-10-28 14:1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精心施工 确保质量 
  近年来,靖边县交通运输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县乡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全力推动交通事业持续协调发展。全县农村道路总里程达1552 公里,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建制村通公路,通畅率达80.8%,通达率100%。基本形成县城与各乡镇的“一小时交通圈”。2010年顺利通过省厅验收,成为全省20个交通运输示范县之一。截至目前全县跨省市县客运班车共232辆,城市公交车65辆,公交线路6条,出租车 361辆。 
   建设篇 
   地处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带的靖边县,从全国解放后到20 世纪80年代,仅有2条国营干线公路,8条县乡简易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这是当时靖边交通的真实写照,而今,从靖边县城出发,高速公路一直延伸至西安、北京、银川、太原等地,便捷通九州。为了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领导,县交通局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抽调本系统技术人员及聘请社会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组、面层和基层检测组、弯沉检测组、环境保障组和中心试验室五个职能小组,强化工程监督管理,做到严把基建程序,严把施工单位人员、机械、试验仪器,严把施工过程控制,严把原材料检验,严把验收,严把核准等“六个关口”,按照四大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质量控制,做到政府监督、建设单位负责、企业自检、工程监理,切实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路通民富生活变,通江达海连四方”。截至“十一五”末,累计总投资14.4亿元,实施通畅工程项目98个557公里,通达工程项目2 9个208公里,建成通村道路787公里,这是历来通村公路建设数量之多,创历史之最的时期。目前,全县农村油路总里程达1552公里,其中县道里程424公里,乡道442公里,村道686公里。全县214个行政村有192个通了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90%,行政村通畅率和通达率较20 05年分别提高86%和97%。 
   养护篇 
   2007年,该县作为全省试点县,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管理养护彻底分家,农村公路全部列入养护范围,开创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之先河,实现了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养必良好,管必到位的新格局。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后,全县农村公路工作的重点由建设为主、管养为辅的传统模式转向建养管运齐发展的现代模式。县政府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明确了县政府是县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乡镇政府是村道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率先在全市落实了村委会管理养护村公路的责任。县交通局与农村公路管理站,农村公路管理站与养护公司和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与各村委层层签订养护责任书,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农村公路管养实际情况,县交通局研究制定了《靖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试行)》,同时逐级签订农村公路管养合同。农村公路管理站切实加强了对农村公路管养质量的日常检查考核,每月对各乡镇农村公路管养质量进行考核,实行养护质量与养护经费挂钩、与工资报酬挂钩。对考核评定为管养优良路段的管理所和养护公司下属分队进行奖励,考核不合格路段给予处罚,考核为失养路段的,不兑付承包费用。全年考评有两次为失养路段的,与领养人解除合同,并扣除管理所相应经费。在总结日常管护经验的基础上,该局围绕制度建设、养护管理等重点方面制订完善了《靖边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施细则》、《靖边县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办法》等8项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也从本区域内乡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健全了养护工作职责制度,为农村公路长效管护提供了制度保证。使农村公路养护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的一大亮点。通过对新的养护管理模式的探索和推行,逐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市场化机制。到目前为止,该县各乡镇全部成立农村公路管理所,配备独立的办公场所和专业的养护管理人员,乡道和村道的日常养护实行“六定、一包、三挂钩”制度。即定路段、定标准、定人员、定责任、定奖励、定费用;包养护质量;养护管理与经费挂钩,与工资待遇挂钩,与年底考核挂钩。同时在养护中,严格按照标准,细心养护路基边沟、桥梁涵洞,及时维修路牙等附属设施,将各项管护任务分解到人,明确责任,夯实措施。在平时的养护管理中,实行月考核、季小结、年总结的办法,严查细管,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改变了过去重建轻养、只建不养的现象,提高了养护质量,降低了养护成本,实现了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 
   几年来,该县共创建农村公路养护示范路1000公里,实现农村公路两旁全绿化,成为榆林市农村公路养护的一大亮点。2007年以来,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场会连续3年在靖边召开。 
   运管篇 
   为了进一步加大了运输市场管理工作力度,县交通局成立了城市客运市场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客运市场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整顿范围和措施,层层落实责任,把任务落实到人。目前,对原来的361辆出租车、65辆公交车全部更新完毕,为加快推进全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采取教育与查处相结合,集中整顿与区域治理相结合等办法,加大对“乱班、乱线、乱牌、乱价”的治理力度,客运秩序明显改观,基本形成了城市客运市场管理长效机制,避免了“一乱就整、整过又乱”的短期、低效模式。以打击“黑车运输、超限超载”为重点,对全县的道路运输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集中整治一批不合格的货运市场,改变了过去沿路堆放、沿线停靠、遍地是车的混乱局面,并成立了专门的危货运输公司。狠抓汽车维修市场的整顿,对全县三级以上汽修厂进行了审验、登记、办证和建档,通过检查,取缔了一批不合格维修厂家和不符合资质的路边店。加强了汽修检测、二级维护检测和三家驾校的跟踪管理,使汽修和维护质量及驾培工作得到提高。 
   展望篇 
   靖边县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以“跨越、调整、转型”为主题,努力在“建、养、管、运”上有新突破。 
   一是建设完善县域公路网络。在“一横五纵四板块”基本框架下,为疏通各增长极、经济带之间的人流和物流,实现“内接”通畅。在 “十二五”期间,积极争取省、市两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支持,将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该县公路网干线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新建省际一级公路一条,新建工业产业一级公路一条,新建文化旅游二级公路一条,新建农业产业及生态旅游二级公路一条。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实行通村公路畅通化,形成布局合理、等级搭配优化的公路运输骨干网架。二是铁路建设。争取太中银铁路在靖边设立高速铁路站点。启动建设靖边至内蒙古、靖边至延安、靖边工业园区至红石桥等干线铁路,形成区域铁路新格局。三是开通县城到临近乡镇的公交线路,实现城乡一体化。四是加大城市客运秩序整顿以及加快道路运输公司化经营,智能化管理改制步伐。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