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过剩导致航运低迷 船舶行业遭遇融资难

2011-10-27 16: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以来,四大类型船舶的海运费屡创新低,航运市场低迷和运力过剩,让国内很多造船厂遭遇了“订单荒”。外有来自日、韩等国的竞争,内有低端产能严重过剩的压力,在船舶行业逐渐展开兼并重组之际,许多企业却不得不面临融资难和融资渠道少的难题。 
  造价下跌订单减 
  航运业低迷给造船厂带来的直接打击是新船造价下跌和订单数骤减。以32万吨载重量的超大型油轮(VLCC)为例,2011年的均价10.05亿美元已较2008年15亿美元跌去近50%。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造船完工量为431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9%,新承接船舶订单量为28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6.9%。8月单月的船舶交付量和承接新船订单量同比分别骤降了37%和60%。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包张静认为,交船量下降,表明当前船厂交船难问题严重。他估计,今年以来国内无新订单的船厂在40%左右。 
  “今后5年,造船市场或许都难以走出这次船市大萧条。”包张静认为,本次萧条和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的船市萧条极为类似,而那次低迷持续了整整9年。“从船市基本面分析,即使世界经济复苏,老旧船舶大量拆解、造船订单大量撤销,航运市场都要到2012年之后才能复苏。同时造船业的整体变动要滞后于航运业,只有造船产能大幅削减,造船市场才能复苏,船厂生存环境才会好转。” 
  在业内人士看来,产能相对过剩也是造船市场造价下跌的原因。民生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船运部负责人刘海涛表示,由于船舶市场的滞后性,产能过剩问题在上半年并没有充分暴露,随着交船难、“订单荒”出现,产业整合进度会加快,当前低迷的造船市场正酝酿着行业洗牌,技术、装备、资金不济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和兼并。 
  船企融资难由来已久 
  然而,造船行业的重组洗牌和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还面临另一个难题,就是融资难,这不单单指紧缩政策下的融资难。造船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回收周期长且航运风险波动大,企业靠自有资金完成新船建造往往很难,而我国航运融资的现状却是起步晚、发展慢、专业人才少。 
  2010年,我国船舶新订单量等三大指标全面超越韩国。就在不少人认为中、韩两国造船地位逆转时,海运分析机构克拉克松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韩国本土造船企业累计接单量再次超过中国,算上其海外船厂的接单量,韩国的全球份额已上升到51.2%,拉开中国近16个百分点。 
  “韩国造船厂在申请信贷时,银行提供的风险评估表非常专业、简洁,且审批速度快,但国内银行在给船企授信时,常常是一两个月都没有回复。”在上海昨日召开的航运金融研讨会上,多位来自江苏、山东等地的造船厂负责人对当前的信贷融资既难又慢抱怨重重。 
  刘海涛介绍说,目前我国参与船舶融资的金融机构主体主要是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船舶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存款做不大,如果不加以技术性处理,几乎都是中长期贷款;另一方面,航运风险决定了对船只抵押物的评估难度非常高。 
  上海市浦东新区航运办处长顾晓峰对记者表示,国内航运金融发展的难题之一就是专业人才匮乏,不过船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船舶按揭、并购贷款和航运产业基金等多元资金来源有望增多。他同时透露,近期上海在开展航运金融中心建设的业务中,已放开了航运融资租赁和期货保税交割业务的两项试点工作。(本文来源:证券时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