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心渔港冷链物流整合上下游 实现既“冷”又“链”

2011-10-24 12: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月18日,2011中国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高峰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中心渔港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人们对冷鲜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我国冷链物流的运营模式越来越跟不上市场需求步伐,亟需整合上游(原料、生产)企业与中游(仓储、运输)、下游(配送、销售)企业的布局分配,规范冷链物流行为,真正构建全程一体化的无缝冷链体系,从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冷链物流 需求多使用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业逐渐崭露商机。而冷鲜食品比一般食品对于物流的要求更高、更专业,这也给冷链物流带来了挑战。

  “我国冷链物流尚处起步阶段,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模式都比美国、日本等国滞后。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所消费的易腐食品将近10亿吨,其中需要通过冷链物流服务的超过50%,但目前真正使用冷链服务的食品不到1亿吨。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很大,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冷链物流专家杨珊娜说。

  低成本竞争 服务打折扣

  北京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培军表示,随着物流、用人成本不断攀升,冷链物流企业越来越多以及上游产业分布散乱,都导致上游企业压制物流价格,而物流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低价要求,也随之将服务打折。

  “仅拿乳制品举例,不同品牌的乳制品企业分散在不同的工业园区内。客户资源的分散,使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在抉择中放弃商机。”刘培军说,“同时,在冷库、冷藏车的运营成本高,专业人员培训费用大等困难面前,很多冷链物流企业迫于无奈‘返璞归真’,纷纷将冷藏车改成普通货车,用‘泡沫箱子裹棉被’的‘老法子’来达到冷藏效果。最终的受害者还是终端消费者。消费者手中的冰棍开始出现变形,买到的冷鲜食品也不再新鲜。”

  整合上下游实现既“冷”又“链”

  杨珊娜表示,中国冷链物流从生产企业到加工业再到批发市场,每一个环节都分布散乱,只有利用网络技术统一整合和规划上下游信息资源,建立冷链产品的批发交易、商情网络平台和运输系统等才能提高冷链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中国冷链物流应该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占据地理优势的滨海新区中心渔港更应该探索合适的冷链模式。

  据了解,中心渔港已有冷冻食品加工、储存项目3个,5000吨级泊位6个以及24万平方米堆场和万吨级示范冷库。集生产加工、储存、集散等功能于一身的中心渔港已具备发展冷链物流产业链的要求。那么,同时还具备地理优势的中心渔港如何实现打造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愿望呢?日本东京筑地鱼类市场的冷链物流环境或许可为中心渔港提供借鉴。

  筑地市场堪称世界最大的渔产批发市场,供应了东京90%的水产。其“批发商→拍卖→经销商→分货→采购者→消费者”的经营模式素以高效率闻名。由于是在同一地点进行大量交易,从批发商转移至分销商过程中拍卖时间仅10分钟,从海产品捕捞上岸到转移至零售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筑地水产品市场自发形成的专门冷链物流企业实现。这种分布紧密的上游业态、极具针对性的冷链物流服务,大大降低了冷链物流运营成本,每天在筑地市场约有2300吨海产品出售,这些海产品的冷链物流网络覆盖了整个日本。

  虽然刚刚开港,中心渔港对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未来中心渔港将依托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全国网络节点优势,以及渔港海路联运和后方陆域园区配套优势,构建从冷藏船舶入港到消费终端的一体化物流供应链,形成多式联运,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和第三方物流等多方参与、并存共赢的冷链分拨集散中心。”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诗学对渔港未来的冷链物流发展充满了信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