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链”动全球

2011-10-23 12: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依托供应链管理物流的服务,一家品牌企业可以“懒”到把所有生产和销售环节外包,而一家供应链管理企业承揽下这些工作,可以撬动数百亿元的年业务量……记者在昨日召开的2011深圳物博会上了解到,在高端物流领域,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已经领跑全国,推动深圳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供应链管理中心。

    “链”接全球500强

    在物博会上,“供应链”成为大型物流企业展位频频闪耀的词汇。朗华、怡亚通、越海、飞马等深圳本土知名物流企业更是围绕“供应链”大做文章,吸引大量专业观众前来洽商。

    “深圳物流业可谓从车轮上起步,通过提供运输和仓储实现了行业最初积累。”有物流业界人士介绍。然而,在这种模式下,物流企业担当的是“苦力”的角色,在激烈竞争的“红海”中挣扎。

    供应链管理物流的新模式逐渐在深圳浮出水面,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新兴的物流业态反而变得吃香了。

    “一般在容易赚钱的时候,企业生产、渠道、销售都想自己做;经济严峻时,它才会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需要精简外包的环节,才发现到原来自己的核心是研发、是营销,而采购、物流、仓储、进出口这些非核心业务原来都可以请供应链管理企业做,把总成本降下来。供应链管理企业就此迎来机遇!”物流上市企业怡亚通董事长周国辉说。

    原来品牌企业变“懒”些,赚钱可能反而变得更容易。怡亚通正是围绕企业的采购与分销,提供国际采购、进出口通关、物流加工、仓储、保税物流、代付货款等诸多服务,把自己的生意牢牢嵌入了思科、GE、IBM、飞利浦等世界500强的肌体中。

    年业务量数百亿的“巨无霸”

    时至今日,供应链管理物流还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我们已推出虚拟生产服务。”深圳市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少雄在昨日物博会上介绍,在这种模式下,客户把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等环节进一步委托给供应链管理企业。

    “一家国际手机品牌,将订单下给我们,由我们提供外观、功能等设计方案,选定后,由我们去采购各种生产原料,再找到一家OEM工厂生产,甚至这家工厂的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也是我们提供的,这些环节可能涉及到全球所有资源要素市场。”李少雄说,在产业微笑曲线的两端,利润最高的是设计和销售,供应链管理企业都参与分享,由此获得强大的市场生命力。

    供应链管理企业对产业上下游的深度整合,创造了自身日益庞大的业务量。“我们2002年成立时,业务量就达到35亿元人民币。到去年底,这一金额达325亿元,今年更有望超过450亿元。”怡亚通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十一五"期末,深圳已拥有各类物流企业1.4万余家,其中供应链管理企业达到300多家,传统物流服务加速向综合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涌现出华南城、顺丰、怡亚通、腾邦、飞马、越海等一批以深圳为总部的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物流领军企业。”市交委物流处处长吴晓明介绍。

    深圳物流转向高端

    创新举措使原本土得“掉渣”、累得“吐血”的物流业变得不同凡响,深圳供应链管理令全国业界刮目相看。

    “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体量庞大,对产业上下游承接和拉动效应明显。”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秘书长郑艳玲说,目前GE、IBM、AMD、思科、惠普、松下、索尼、英迈、清华同方等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均与深圳供应链管理企业有深度合作,而这些供应链管理企业又为物流行业里的运输、仓储带来集约效应。

    郑艳玲举了一个例子:生产企业有100个拖车的产品要运输,这样规模的拖车企业很少,生产企业要与小拖车公司分散签约又十分麻烦。外包给供应链管理企业,后者能专业地把握谈判价格、选择拖车企业,化整为零解决生产企业的难题。

    “深圳独具物流区位优势,在多年政府积极产业政策的扶持下,供应链管理和综合第三方物流已勾画出高端物流产业雏形。”市交委吴晓明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深圳物流“十二五”规划已新订出炉,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深圳拟认定重点物流企业100家,至2015年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占全市物流业增加值40%以上。在百家重点物流企业中,拟认定高端物流企业10家,至2015年实现增加值200亿元。在深圳崛起中国本土的UPS、联邦快递,将不会是遥远的梦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