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供应链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1-10-23 12:5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影响下,制造型企业的内外部供应链环节链条逐步延长,增加着企业的管理难度。另外,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激烈、制造利润不断被挤压也使得制造企业无时无刻不存在危机感,面对内忧外患的困境,企业积极期望转型以挣脱现状实现跨越。

    未来制造企业转型模式

    一、产业模式转型

    企业受外部条件影响逐步改变自身定位以实现转型。例如由单一的产品制造商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商转型。以GE为典型代表的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以庞大的跨国制造业公司逐渐转变为服务支撑的企业。

    二、盈利模式转型

    企业通过改变分销策略、客户关系、发展多种经营以实现转型。

    三、运营模式转型

    企业通过建立跨板块、跨区域的业务管理系统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整合推进转型。

    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实现管理转型与信息转型。

    企业需要配合自己的业务成长层级策略建立运营模式,并规划服务线路设定实施目标,配合目标达成制定落地的战略实施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具体的组织、流程、IT实践、企业文化、员工组织能力等的转型管理。

    另一方面需要根据管理转型的各项流程实现信息化推进。搭建和优化信息系统,和谐平衡各项系统间的数据断层,建立智能的数据分析库以推进企业管理决策变革。

    构建智慧供应链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企业成功转型。

    未来的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过程将会更加智慧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将由传统意义上的静态供应链,逐渐经过职能部门整合、内部流程整合、外部协同整合后达到智慧的供应链。

    在智慧型的供应链中,集成处理与自动处理将发挥到极致,使管理变得标准、简单;需求更加精准、实时;操作越来越便捷、智能;信息采集迅速和透明;流程更加稳定且富有弹性。

    信息化构建智慧供应链

    一、智慧供应链模型

    企业构建智慧的供应链模型中可以划分为纵横三个层面,即决策支持层、业务管理层、现场作业层以及基础层、实施层、应用层。通过“三纵三横”来构建智慧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构架。

    上游搭建供应商的管理、采购平台协同体系;下游搭建客户管理体系、呼叫中心、经销商管理体系;内部搭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上市公司内控与审计、资金管理、包括高级计划利息、以及OA系统;以运输管理、仓储管理、MES、ERP构建现场作业层。

    二、ERP是智慧供应链业务管理层的核心应用

    企业在信息化时要站在集团企业的高度,结合未来发展定位和管理需求,以ERP为核心,打造支撑超常规发展的企业信息化平台,实现管理能力的升级。企业应该借助ERP系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业务规范、标准统一、集约经营、精细运作和透明管理五个方面来提升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和业务优势。

    三、实现智慧供应链的信息化其他途径

    1、企业要实现产品创新管理的持续改进,需要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方面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持增强的产品数据集成和协同。通过建立集成的产品研发、生产计划及执行的业务流程,实现集中的产品研发管理,通过集中控制生产工艺,制定生产标准,并在不同生产基地进行实施。

    2、构建完整的生产计划系统管理,确定不同产品所适应的计划模式以及物料需求及配送模式,拉动物料需求计划。紧密集成ERP系统与SCM系统,实现销售过程的可视化,构建覆盖客户交易全流程的执行与监控平台,及时掌控过程,掌握信息。

    3、质量管理应该与研发、采购、存储、生产、销售、服务等整个供应链业务过程全面集成。

    4、建立标准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五统一”。及时地通过财务数据来反映企业的运营状态,利用ERP系统实现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实现传统记帐型财务向业务分析价值创造型财务转型。在ERP实施成功后,依托数据仓库平台,进一步构建企业的数据分析及商业智能应用。

    5、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构建企业的KPI体系,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起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