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应以物流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2011-10-23 10:1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10月22日,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二届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与东盟的专家们指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均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各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必然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形成互补。中国与东盟之间迅猛发展的贸易为物流发展带来新机遇,但同时也存在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物流行业人才不足、物流信息手段落后等问题。 
与会专家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以物流一体化为突破口,探索一条适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产业、物流与文化互动发展之路。从强化供应链和产业集群着手,建立次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区域壁垒,充分发挥跨国物流行业组织在行业管理与协调方面的作用。 
中国与东盟贸易迅猛发展为物流业带来新机遇 
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零关税”政策的普遍推行、各国市场和投资的开放,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更趋频繁。广西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福利指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均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各方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必然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都有互补性的贸易特征,也因此实现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双边贸易的飞速发展。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博览会开幕式上说,中国-东盟间贸易额在过去20年内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8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2312亿美元。中国目前已成为东盟首要贸易伙伴,去年对东盟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额的11%。而东盟也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对华贸易额为其贸易总额的10%。 
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东盟物流一体化已成为推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经济良性互补的必然需要与前提。 
作为对接东盟的前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一直在自贸区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各方的努力下,随着钦州保税港区、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等多个保税区的建立和运行,在自贸区范围内一个功能齐全、完善的综合保税物流体系也正加速成型。 
标准不统一、人才不足、信息手段落后等因素制约物流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在次区域合作的努力下,区域内各国在跨境运输和物流高效便捷方面不断取得长足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但中国-东盟自贸区在物流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会专家指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地区缺乏统一的物流标准、物流行业人才不足、通关效率较低等都对区域物流一体化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张福利说,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对中国-东盟物流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针对物流一体化出台的制度、政策也存在不同的诠释,进而导致了具体操作上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东盟物流一体化的推进。 
泰国驻南宁总领事馆总领事安特蓬说,以泰国水果出口中国为例,由于各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运送货物的车辆不能在东盟各国间自由穿行,现在大多通过海运或从越南等国中转,大大增加时间和成本。“自贸区建成后,大量的泰国水果要进入中国市场,泰国亟需打通便捷的陆上通道。” 
有学者表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互联互通存在着资金困难,各国均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要实现区域内快捷便利的交通往来还有待时日。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大臣陈尤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柬埔寨一直在推进与其他国家的陆路相连,但其国内的路况跟不上发展势头,柬埔寨希望修建一条与越南相通的铁路,这样可实现与中国的连接。 
人才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东盟物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以广西为例,目前经过专业培养的物流人才仍很欠缺。其中,既懂国际商贸物流应用,又懂自贸区各国的政治、经济、物产、资源、消费习惯、物流设施等情况的物流专业人才少之又少,这成为制约双方物流合作发展的重要瓶颈。 
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物流发展水平不高,难以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国外也存在一定差距,整体实力较为弱小,尚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目前已经普遍实行供应链管理,而我国仍处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物流发展的水平。 
以物流一体化为突破口 加快产业、物流与文化互动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与东盟双方应以物流一体化为突破口,加快产业、物流与文化互动发展。物流与文化是构筑区域一体化的两大基础纽带,是推动跨国产业升级与跨国产业资源整合,形成跨国供应链的关键,也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两大推手。各方要统筹考虑区域整体利益的协调,采取更为务实具体的推进措施,建立次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区域壁垒。 
第一,实现产业、物流与文化互动发展应以物流一体化为突破口。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刘建文认为,中国与东盟双方要尽力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内部产业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加快经贸信息和文化交流,在产业、物流和文化互动基础上,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快速发展。 
张福利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物流一体化发展不仅受制于海陆边界通关的不畅通,更受制于区域内信息源和互联互通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加快物流一体化发展,前提是要实现物流与信息交流网络的联通,实体的产业和物流网络以及配套的财经与物流信息交流网络的结合,将有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第二,建立区域物流合作协调机制。消除物流业发展的行政、区域壁垒,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由于国际物流的特殊性,这方面需要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通、商贸、工信等主管部门共同协调,打破跨国、跨区物流的行政和区域壁垒,逐步建立完善物流合作协调机制。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认为,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采取更为务实具体的措施将其落到实处,以次区域合作和大项目的建设来推动整个区域的互联互通。 
第三,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张福利认为,为了加快发展适应跨国经济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各国政府需要协调一致,完善区域供应链管理系统,支撑沿海联动产业系统等系列产业几圈的形成,共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