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物流业是转变流通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重点

2011-10-21 15: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日本流通大学、韩国中央大学等中外流通、物流产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理论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200余人出席,围绕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促进流通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一要转变发展理念,从做大、求规模、重形式向做强、求效益、重能力转变,从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向眼光长远的长效机制转变,从偏重硬件设施建设、市场容量扩张向兼顾服务提升、质量改进、环境和谐、低碳高效、集约有序转变;二要转变发展策略,从只重视单方利益最大化博弈向寻求生产、研发、流通、服务多方共赢的战略合作商转变,从只重视流通企业的销售额、毛利率,向追求流通企业的盈利额、纯利率转变;三要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手段,从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向精细化的、重视资源优化程度、重视资源运用效率的发展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向注重依靠人力资本转变;四要转变流通模式和技术,从传统的落后的流通经营模式向现代的先进的流通经营模式转变,从零散采购、分散配送、非连锁化经营向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化经营转变,从重视引进国外流通技术向追求我国自主技术创新转变;五要转变商品市场类型与定位,从注重有形市场、显性市场、传统市场、低附加值市场向注重无形市场、潜在市场、新兴市场、高附加值市场转变;六要转变流通产业结构布局,从流通网络疏密无序、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向流通网络体系完善、结构布局合理转变。“十二五”时期我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构建保障工业、农业、国防现代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流通业,实现流通业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跨跃,完善与健全流通业法律法规。为此,要做大做强连锁经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培养流通业人才,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建立流通业征信体系,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尽快建立多种渠道、多种业态、内外贯通、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必须建立包括政策法规行政管理体系、国内流通体系、国际或地区流通体系及其支撑保障体系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要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把外贸和内贸,商流和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货币流都考虑进来,按照流通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规律制定政策,改革现有的以工业或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整合现有政策资源,支持包括流通业在内的服务业综合发展和业态、模式创新,改革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支持流通业与工业、金融业融合发展,鼓励流通业集聚发展;要加快建设城乡对接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消费品流通体系,包括钢材、矿石、粮食等在内的大宗商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体系,内外贸一体化的国际化流通体系。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财政、税收、土地保障体系、应急保障体系等。 
  以贯彻“国九条”为契机,促进物流业及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物流业,是转变流通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国九条”是落实物流业振兴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要保证。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扩大税收试点,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问题,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清理并降低过路过桥费,为配送车辆进城通行提供便利,切实治理“乱罚款”,制定大件运输管理办法,实事求是解决车辆运输难题,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与此同时,要以商业与物流业有机结合为切入点,以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为内容,构建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产业组织中心,发展“商贸物流城市”和“商贸物流节点城市”,使城市获得服务于区域的集群化产业发展能力,创新商贸流通产业的扩张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商贸物流业应整体推进,系统建设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改革创新商贸物流管理体制,加快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扶持服务创新与技术进步,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关键项目建设,完善发展政策与措施。 
  多管齐下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第一,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大力发展“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及“合作组织+农户”的渠道模式,提高农民参与度;大力提升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以物流为中心整合流通渠道,建立物流基地,积极推广农产品电子交易类平台。第二,要充分发挥不同市场的功能和作用。继续发挥集贸市场的便利功能,大力发挥批发市场的集散、配送、库存调整等功能,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导向、风险转移和资源配置功能。第三,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冷链系统,切实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第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机构和快速、准确、有效的农产品信息传播网络,以及有效的农村信息市场监控机制。第五,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财政支持和信贷支持。第六,加快农产品流通立法,尽快出台《农产品公平交易法》等相关法律。第七,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第八,强化参与者、监管者的品牌意识和安全意识。 
  加强流通理论、流通制度、流通组织、流通模式、流通技术、流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流通理论创新方面,要解放思想,大胆进行商品理论创新、产业理论创新、流通产业结构理论创新、流通劳动理论创新、渠道和环境理论创新、流通产业体系理论创新、流通分析方法创新。在流通制度创新方面,要推进流通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改进和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为实现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在流通组织创新方面,要构建现代化流通平台与高效率流通网络,谋求使流通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手段,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培养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一定实力的流通实体。在流通模式创新方面,要鼓励大型电子商务运营商创新海外营销模式,扩大跨国交易平台的辐射范围,并在业态创新、物流革新、价值链拓展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流通技术创新方面,要发展科技支撑体系,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为重点,加快电子商务从网络销售平台向提供技术、支付、物流和营销支持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转变,努力建设符合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具有运行成本低、效率高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在流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要坚持流通需求导向,制定流通人才培养政策,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熟悉现代流通规则、精通现代流通管理和掌握现代流通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