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控股:“三个保障”推进技术创新

2011-10-20 2: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王文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现下设基层党组织112个,党员3085人,占职工总数的27.4%。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党委以“三个保障”为立足点,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今年1~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634.76亿元,同比增长1.1%。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国资委“齐鲁创业先锋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而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为技术人员搭建起了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更为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避免出现“两张皮”、“空对空”的现象,集团党委坚持把“先”和“优”的标准融入到制度建设中,把“创”和“争”的效果体现到创新成效上,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在活动中,集团党委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在干部制度、年度考评、基层评先树优中突出技术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制环境。
    一是建立党员干部联系创新项目制度,使创新成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集团党委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既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没有创新计划、创新项目的单位,追究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并且建立以鼓励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把党建工作联系点建成了自主创新工作示范点。
    二是建立创新评价考核体系,使技术创新成为领导干部考评的“硬杠杠”。集团党委在干部考评考核中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基于胜任能力的3+1干部考评体系,突出技术创新权重,用创新表现决定干部升降。
    三是建立技术创新提案制度,使技术创新成为基层党组织评先树优的“高门槛”。集团党委借助企业推进WOS精益管理的有利时机,适时推出了技术创新提案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在基层技术创新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党员每月创新提案不能少于2项,党支部提案总数不能少于单位员工总数的15%。并将其作为基层党组织评先树优的先决条件,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党员的技术创新热情。三年来,基层党组织提报技术创新提案21600余项,集团评选表彰奖励63200余人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活力源泉。
    其次,注重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引导,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为广大党员、技术人员树立学习目标和追赶方向。一方面,集团党委把三高试验团队团队作为团队创新的先进典型,号召各个团队学习高原试验队“肯吃苦、讲奉献、能拼搏”的“三高精神”,推进团队创新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弘扬首席专家张纪元的“拔尖”精神,为项目创新树立标杆,在全体技术人员中开展“研发创新争先进,技术进步做先锋”活动,全力推进项目技术创新。自活动开展以来,完成技术创新项目207项,逐步掌握了蓝擎发动机国Ⅳ、国Ⅴ关键技术。同时,发扬优秀党员郭圣刚的“钉子”精神,把他的先进事迹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广泛宣传,带动全员参与技术创新。
    此外,还不断推进人才战略,营造科技创新的磁场效应。集团党委深刻领会“创先争优”的实际内涵,从企业国际化战略层面推进企业人才战略实施。坚持把凝聚高层次人才作为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重要举措,发挥党组织优势,使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让各类人才在企业内和谐共生,磁场共振。着力打造一支在关键领域、重点岗位的科技人才队伍,营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磁场”效应。在放开视野“引人才”的同时,还在如何用人上下功夫。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千方百计地培育人才。
    对潍柴集团党委来说,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一次加快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契机。通过这一活动,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及员工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和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技术进步,实现企业的科学、和谐、快速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