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好口子”谋“大物流”

2011-10-20 2:2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星霖 陈坤鑫 张瑾
    编者按:在鹰潭火车站,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鹰潭是个好口子”非常醒目。1985年2月,邓小平南下视察,望着火车站里繁忙的货物运输,风趣地对当地领导说:“你们鹰潭不错嘛!五颜六色呀(指物产丰富),交通枢纽嘛!鹰潭是个好口子,有发展前途!”2004年,海西战略跨过武夷山脉,鹰潭迅速作出了反应,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驻市大企业众多的潜在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原来的“好口子”成了连接海西与内陆广大腹地的桥梁,各地商流、资金流、人流、物流等不断涌入鹰潭,使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有了新的活力,一场“小城市要搞大物流”的好戏正在上演。
    鹰潭是由集镇通过三级跳升格为地级市的,具有后发优势;鹰潭是对接长珠闽、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优势鲜明;鹰潭是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是道教发祥地;鹰潭因铜而旺,产业优势明显;鹰潭的城市空间虽小,但相对科学,有利于城乡统筹,以特取胜。在城市建设方面,鹰潭正根据自己的特色,构建大框架城市、大鹰潭概念;在工业方面,鹰潭继续做强铜产业,做大非铜产业,努力将鹰潭打造成为“世界铜都”。围绕“四大一新”(大旅游、大交通、大城市构架、大铜业、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鹰潭市构建区域物流中心具备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鹰潭紧紧围绕“打造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公铁衔接的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物流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由2007年20787万元增长到2010年550815万元,年均增长198%;上缴税费由2007年2591万元增长到2010年24136万元,年均增长110%。物流产业创造的税收占地方税收的15.28%,成为地方税收继房地产之后第二大产业。鹰潭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
物流主体实力增强
    截至今年8月底,鹰潭物流企业发展到186家,其中规模以上物流企业33家,并全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营业收入过亿元物流企业由2007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31家,税收超百万元物流企业由2007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30家。2010年全市物流产业营业收入超过55亿元,税收上升到2.4亿元,今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524122万元,同比增长29.76%;累计上缴税收22721万元,同比增长25.16%。增幅位居江西省之首。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创造了14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了保险、餐饮、维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有关部门测算,物流业全年创造的产值达到90亿元。物流企业正朝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物流载体建设成效显著
    积极打造现代物流 “航母”。鹰潭物流园将打造成为“珠三角”、“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商贸、物流、信息等交换中心,集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建设中的物流园规划面积6.46平方公里,总投资达18亿元。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开发320国道两侧,主要打造公共管理服务区、汽贸汽配交易功能区及大宗货物交易转运中心;二期在一期基础上向外延伸,主要建设各类商贸流通市场仓储配套服务区等;三期开发商务休闲中心及金融监管仓库等;四期主要开发预备用地。随着工程的推进,将逐步建造出海公路货运集散场的现代化运筹物流中心。现代物流园列入了2010年度全市的重点工程,举全市之力,集中建设好物流园,物流园一期工程进展顺利,2010年7月28日,鹰潭市现代物流园区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现代物流园开发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就在同一天,落户该园区的投资总额1.2亿元的江西广甸汽车集团轿车4S店项目和投资总额1.8亿元的江西大三江商业储运公司投资仓储设施项目同时奠基开工,大大提高了园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占地350亩,投资10亿元的汽配家居市场已于今年6月正式签约。占地864亩,投资15亿元的钢材综合交易市场和2个商贸仓储物流项目产业正在就签约入园事宜抓紧洽谈。
    全力打造国际物流快车道。江西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 (以下简称鹰潭铜拆解加工区)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在我国内陆地区设立的第一家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区,并被列为国家进口废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和废电机等进口第七类物质“圈区管理”的试点。规划总用地面积3570亩,基础设施总投资约4.38亿元,主要包括生产区、仓储区、监管区、生活区、污染防治区等五大功能区。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圈区管理”的原则,分步实施开发建设。形成180万吨的年拆解能力,每年产出40万吨废铜、10万吨废、9万吨废塑料、93万吨废钢铁的拆解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之一,为鹰潭打造世界铜都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打通国外废杂铜进口快车道,南昌海关积极争取国家海关总署的支持,针对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园区进口原料通关监管问题,以及铜产业循环拆解加工园区进口原料的特点,量身订制通关监管模式,依托GPS(全球定位系统)等高科技监管手段,为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进口原料单独开辟“上海-九江-鹰潭”水陆联运转关通关模式。“上海-九江-鹰潭”水陆联运转关通关模式属国内首创,借助GPS(全球定位系统)系统全程监控进口转关货物流向,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三地海关无缝对接的海关监管链条在中部地区也属首例。采用此模式监管,不仅可以大幅提高货运进口通关效率、缩短通关时间,简化企业办事程序,节约通关成本,而且能够有效确保海关监管落到实处。鹰潭铜产业循环加工区2010年项目建成投产,6月3日,首批140吨进口原料由上海入境,经长江水道运抵九江港后采取集装箱转关运输方式运抵铜拆解园区,标志着江西省“上海-九江-鹰潭”水陆联运铜拆解原料进口通道顺利打通,此举必将为鹰潭铜产业循环加工区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通关物流环境。2010年8月10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海关总署同意设立鹰潭海关,为隶属南昌海关的正处级机构。
    努力打通出海物流通道。鹰潭国际物流中心(无水港)的建设,开启了鹰潭“借船出海”的梦想。鹰潭“无水港”规划用地500亩,设计年作业量10万标箱,通关量5万标箱,货物作业量500万吨。项目总投资2.7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约200亩,投资约8000万元。鹰潭“无水港”是以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为依托的国际运输操作平台,是沿海港口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在鹰潭延伸,在发展国际物流服务的同时,兼具国内物流服务。建成后,将为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鹰潭周边市县内外贸企业、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和中西部地区提供便捷通畅,综合体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现代综合物流服务。2007年9月24日,鹰潭市政府与我国四大国际深水港之一的宁波港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在鹰潭合作建设“无水港”项目,正式拉开了鹰潭筹建“无水港”的序幕。2009年2月23日,鹰潭“无水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初建成并投入运营。2010年5月31日,贵溪天福金属有限公司首批6个集装箱货物运抵鹰潭“无水港”,并实现顺利通关,标志着鹰潭“无水港”正式投入运营,直接在“无水港”报关、通关和清关,通江达海、公铁联运的大物流框架业已形成,2010年,共进集装箱157个,约25000吨。自此,鹰潭进口货物通过“无水港”实行“一次报检、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一站式、高效快捷的通关方式,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港口服务,大大加快了货物通关速度。
    积极优化物流仓储配送体系。伴随着鹰潭市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仓储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中铁十一局集团桥梁有限公司(原鹰潭战备材料总厂)闲置仓库5万平方米,2010年出租率达到95%以上,吞吐量达到10万多吨。形成了生产性原材料配送中心。占地面积36.34亩的鹰潭烟草配送中心,设施先进的烟草配送中心2010年建成使用。规划中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盐业配送中心、粮食配送中心、邮政物流配送中心扩容等一批专业配送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
    合力构建多式联运体系。高度重视海铁联运工作,积极争取铁路、交通和海关部门的支持,与厦门港强强联合,充分发挥港口和铁路交通互补的综合优势,开通了鹰潭南站直达厦门港的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货物品种涵盖了汽车、建材、服装、鞋帽、食品、矿产品等,业务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周边地区货物快速集散的重要通道。同时,开通了鹰潭至贵阳、鹰潭至重庆、芜湖东至鹰潭的铁路五定班列,实现了货物运输客运化,大大节约了货物在途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过程可控性。海铁联运和五定班列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了鹰潭的辐射能力和范围,不少沿海货物纷纷选择以鹰潭为基地,中转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重庆、四川等内陆地区。尤其是中国邮政物流将鹰潭列入全国100个邮政物流节点城市后,经由江西发往西南方向的邮政物流由鹰潭邮政物流公司转发,鹰潭建立了24小时内直达江西省各设区市的快速物流体系。开通了至上海、广州、温州等沿海主要城市的专线,建立了福建、江西至西南方向的公铁运营体系,极大地降低了进口货物的物流成本。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2010年物流信息化建设侧重为三个平台建设:一是策应数字鹰潭建设,加强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发布、提供实时物流信息,涵盖政策、货物、运输工具、报关通关、物流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并与江西省货运交通信息平台以及宁波、上海、厦门、南京、南昌等大中城市货运信息网相连,减少车辆的空载率;二是物联网平台建设,与中京嘉信物流科技公司共同建设鹰潭物联网,利用其公司人才及软件优势打造区域性物联网,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三是专业物流平台建设。拓展物流信息平台的增值服务功能,鼓励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对物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提供增值服务,为广大中小物流需求和供给企业服务,鼓励外贸企业依托口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进出口业务与单证处理结合起来。
物流调研硕果累累
    针对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借鉴其他城市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物流工作思路及政策措施。一是对工业物流进行了专项调查,提出了《全市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调查分析报告》;二是就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鹰潭物流中心开展了调研,提交了《鹰潭在环鄱阳湖经济圈中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的调研报告》;三是就发展物流业总部经济进行调查研究,形成了《发展物流业总部经济的对策思考》;四是对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了调研,提出了《信息平台搭建工作方案》;五是结合物流产业发展需要,鹰潭市物流办负责人对全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思考,撰写了《鹰潭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并被评为第8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
物流地位不断提升
    鹰潭物流产业发展取得了江西全省瞩目的成绩,在全省大物流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江西省委、省政府继《江西省现代物流业“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中,将鹰潭与南昌、九江、赣州、新余列为全省五大区域物流中心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物流基地和口岸建设规划》明确江西省物流发展总体布局将以南昌、九江、鹰潭三个城市为重点,构建国内区域性物流中心;近期出台的《江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又将鹰潭与九江、赣州作为国内地区性物流节点。按照现有的发展态势,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指日可待。
多措并举促物流提速
    切实加强物流工作的组织领导。鹰潭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任组长,市直相关单位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发展现代物流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召开工作会议,总结阶段性的成果,分析物流发展态势,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任务与要求。市县(市、区)设立鹰潭市发展现代物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及现代物流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和决议,指导、协调全市物流工作。与此同时,建立了协调、办事、服务工作机制。从而推动了物流工作的健康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以编制物流规划指导物流产业科学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聘请了有关专家对物流业发展进行调研,由天津规划设计院编制了《鹰潭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由国家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编制了《鹰潭市国家二级道路运输枢纽规划》。2010年编制的《鹰潭市物流发展规划》详细规划了鹰潭物流的发展蓝图。
    以优化环境促进物流产业的大发展。按照鹰潭市物流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建立了物流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交警、国税、地税、工商、银行、保险、城管等)制定相应的具体操作办法,确保鹰潭市委、市政府加快现代物流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并跟踪做好服务。
    以招商招强引导物流产业集聚发展。一是按照“引进一批”的要求,利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各种会议及闽浙赣十三市物流经济合作协作会为契机,加大物流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物流公司来鹰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二是按照现代物流的理念,推进传统物流企业的“转型一批”。综合交通运输物流专项规划和商贸物流专项规划,选择江铜物流、邮政物流、战备材料厂、鹰潭市工业园区等进行试点工作,培育物流示范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转型。三是推进“剥离培育一批”的试点工作。积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综合工业物流专项规划,选择三川水表、金田铜业、新叶铜业、中旺食品、贵雅节能灯等进行试点,由政府工业生产主管部门通过组织培训和聘请专家的方式,通过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进行培训,引进新的管理思想,将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同企业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培育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先进企业和对企业物流进行剥离的示范企业,以此来提升鹰潭制造业的竞争力,产生示范带动作用,以便在工业企业中广泛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人才建设做强物流支撑体系。一是鼓励工业企业和物流企业大力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以解燃眉之急;二是注意物流人才的培养,采取与鹰潭市内外院校合作的形式,鼓励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选送人员脱产学习培训,以固物流发展之根本;三是挑选人员到物流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以增加物流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物流管理和操作水平;四是积极争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支持,在鹰潭设立物流师培训点,参加培训学员114人,其中3人获得高级物流师资格证书,获得中级和初级物流师资格证人数合计80多个;五是积极与北京交通大学在鹰潭合办在职物流工程硕士研究生班,正在进行宣传、招生等前期工作。
    努力发挥行业协会桥梁纽带作用。物流行业社团组织要履行好行业服务、自律和协调的职能,充分发挥其联系政府部门与物流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转换职能,为物流行业社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支持物流行业协会依法开展各项活动,搞好行业协调、自律和规范,为政府决策、企业运作和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各级财政对协会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以利于其正常开展工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