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先生对厦门港群的远见卓识

2011-10-20 2:2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海熙伦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写下的 《建国方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遗产之一,其对中国交通、工农业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前瞻大胆的宏大构想,对包括厦门港在内的海西港口勾勒了发展蓝图。百年后翻阅此书,我们仍能感慨孙中山先生对厦门港远见卓识的规划。
    在 《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先生对厦门港的地缘优势做了非常到位的描述,特别强调了厦门的侨乡优势及与龙岩等腹地矿区的联系,这些观点放在当下,丝毫不显过时。他写道: “厦门有深广且良好之港面,管有相当之腹地,跨福建、江西两省之南部,富于煤铁矿产。此港经营对马来群岛及南亚细亚半岛之贸易频繁。所有南洋诸岛,安南、缅甸、暹罗、马来各邦之华侨,大抵来自厦门附近,故厦门与南洋之间,载客之业极盛。如使铁路已经发展,穿入腹地煤铁矿区,则厦门必开发,而为比现在更大之海港。”
    令人惊叹的是,孙中山特别为厦门规划了海沧港, “吾意须于此港之西方,建新式商埠,以为江西福建南部丰富矿区之一出口。此港应施以新式设备,使能联陆海之运输,以为一气。” “此港之西方”即为海沧,可见当时孙中山先生已经洞察到了海沧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
    如今,孙中山夙愿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孙中山对厦门所做的规划,既重视海洋资源优势,又关注腹地的物产资源优势,建造铁路、公路、港口、商埠,正好把这两者紧密联结起来。其将海沧建为新式商埠的心愿,也早已实现。海沧保税港区已建成11个万吨级以上的泊位,最终至少有21个万吨级泊位,其中还有好几个10万吨级以上的。目前,世界航运巨头超大型集装箱班轮纷纷停靠海沧港,4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通达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的世界主要港口,未来海沧将建成海峡西岸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