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5年内建高速公路480公里

2011-10-19 1: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长沙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刚刚闭幕,长沙市交通运输系统迅速开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着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以期实现长沙交通战略地位的全面提升。未来五年,长沙交通运输事业如何发展?又将实现哪些战略目标……昨日,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明理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关键词1枢纽城市

    强化长沙交通核心辐射能力

    记者:刚刚闭幕的长沙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今后五年长沙市的发展明确了总体纲领。落实党代会精神,长沙发展交通运输事业有何新思维?

    刘明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将跨越10000亿元,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这对长沙市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代会上提出了长沙向枢纽城市跨越、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目标,我们要全力以赴完成这一重大转型。以往长沙是一个交通节点型城市,虽然周边人力、物资等生产要素向长沙集中,但由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不足、运输组织化程度不高,运输结构不尽合理,长沙难以起到物资中转、集散、辐射的枢纽城市作用,影响了长沙区域竞争力的发挥。因此,我们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思维:即坚持“视野国际化、发展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优质化”,着力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建体系、促服务”四大任务,完善交通纽带,强化交通核心辐射能力,实现长沙交通战略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2智能交通

    未来五年投670亿元建设交通基础设施

    记者:在过去的五年内,长沙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未来5年内,长沙又将如何在大投入、大建设中实现大发展?

    刘明理:未来五年,长沙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达到670亿元。其中,投资278.1亿元,建设高速公路480公里;投资145.4亿元,新建和改建干线公路1000公里;投资8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6000公里(含县、区主要经济干线);投资8.6亿元,建设改造桥梁15座/6730延米;投资97.9亿元,新改建客运站36个、农村招呼站1000个、公交停车场9个、公路货运站(物流中心)11个;投资59.4亿元,建成湘江长沙综合枢纽,新建港区3个。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15纵5横”为骨架,以“1港1枢纽”为抓手(长沙港、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以“4铁1网”为补充(武广高铁、沪昆高铁、城际铁路和城市地铁;湘江内河航道网),以“1城2极”为依托(长沙市中心城区;东部以黄花航空港和武广高铁站为核心极的对外辐射枢纽,西部先导区以大河西综合枢纽站为核心极的对外辐射枢纽)的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关键词3路网效益

    构建“3+5”城市群90分钟都市圈

    记者:交通运输事业点多面广,是一个系统工程。立体综合交通、无缝对接、零换乘等词汇已是时下交通发展的热词,请问下阶段发展交通运输事业,长沙将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刘明理:未来五年,我们将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完善长沙公路路网结构,实现路网整体效益最大化。全市所有乡镇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构建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30分钟都市圈和“3+5”城市群90分钟都市圈,形成高速集疏运公路网络。加大国省干线建设力度,力争实现贯通“对外路”、发展“产业路”、打造“旅游路”、打通“断头路”的目标。

    我们将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提升出行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强与航空、铁路、城市地铁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衔接,将综合运输理念和要求贯穿到运输节点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把长沙机场地区综合枢纽、高铁地区综合枢纽率先打造成全国首批各类交通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与此同时,长沙将大力推进“两型”交通,发展水上运输,构建以湘江为水运主通道的航道网络,改善通航条件;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升公交出行分担率;大力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发展交通运输,切实为长沙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