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渝-新-欧”开辟西部大开发中的西部大通道

2011-10-13 15:0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截至9月底,“渝-新-欧”成功运行13次,共运输531个40英尺集装箱。   “渝-新-欧”国际货运班列7月1日正式上线,从中国重庆始发,经西安、兰州抵达新疆乌鲁木齐,从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运行费用较航空运输大大节省,运行时间比海路运输缩短多半,是一条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新路线,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往来,被称为“新丝绸之路”。
  “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是重庆全球笔记本电脑基地产品、机电产品、汽车配件快速运往欧洲新的战略通道。重庆海关通过“二优化一创新” 积极配合重庆市政府全力推动此线路开通:一是优化通关环境。与出境地海关—阿拉山口海关研究制定了专列转关监管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通关流程、监管办法、办事时限,确保专列在半个小时内办完了所有通关手续,创下了货运班列在该口岸通关时间的最短记录。二是优化监管办法,针对企业“边生产、边装箱、边集结、后集中办理通关手续”的运作方式,实行关员下厂监管,确保企业生产、出口不受影响。三是创新查验手段。针对IT企业出口品种单一、货值较高的特点,检查设备,采取非侵入式查验手段查验相关货物,不掏箱、不打开货物外包装,在有效监管同时大大提升了货物通关速度。在新疆,阿拉山口海关则采取货到及时验核封志、现场放行核销等便捷通关措施,保证在半个工作日内完成货物验放。
  中铁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友文说,虽然海运成本比铁路低,但经过“渝-新-欧”,比海运平均省时近30天。综合测算成本,一个集装箱从“渝-新-欧”到欧洲比走海运到欧洲,平均节约2800多美元。这些优势,已引起了包括韩日等生产商在内的各方关注。
  宏碁董事长王振堂说,“渝-新-欧”欧亚大陆桥的顺利打通,是几千年历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它将会改变欧洲以及亚洲货物运输的整体格局。这个欧亚大陆桥,好像一个新的太平洋,新的大西洋,这些火车,这些集装箱,就像在大洋中运送货物的货柜船。他说:“将来,我们的电脑,还有其他的很多货物,会从重庆运到欧洲,而欧洲的货物也会经这条线运回中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我们对这条铁路的蓬勃发展,持有高度信心。”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渝-新-欧”铁路开通了从欧洲到中国内陆的一个便捷的铁路通道,使重庆成为内陆通向欧洲的桥头堡,有条件建成中国内陆的电子工业基地。目前,重庆电子工业基地刚起步,今年内“渝-新-欧”一个星期发一趟挂40~50个集装箱的班列,到明年就会发展到每天1个班列;2013年会形成每天两个班列;2015年前后,会形成每天至少3个班列往欧洲发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