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需求将持续增长

2010-9-9 13: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依靠马士基航运的庞大规模,马士基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从不愁销路,而且,它们还凭借着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其他企业的大量订单。   突如其来的“短箱荒”使得集装箱的价格不断攀升,但是产能和人员的短缺使得集装箱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与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走势紧密相关的集装箱制造业,同样在下半年面临着行业盛景是否只是“昙花一现”的困扰?
  在马士基青岛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马士基青岛)总裁田恩恒和马士基东莞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马士基东莞)人力资源与行政部高级总经理莫顿看来,整个集装箱行业发展前景还不错,关键还在于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记者:马士基目前在中国的造箱厂年产量多少?供应给马士基的数量占到多少?下一步会扩大生产规模吗?
  莫顿:马士基集装箱工厂生产各种各样的集装箱,确保货物在通过轮船、火车、卡车等运输途径运抵全球各地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任何损坏,并保持良好的状态。公司总部位于丹麦,并在中国的青岛和东莞设立了生产设施完备的子公司。
  马士基东莞年设计产能为20万TEU。2008年,产量为18万TEU;去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年产量为4万TEU;今年预计年产量12万TEU。2011年及今后几年的产能预计可以达到20万TEU。
  在去年以前,马士基东莞生产的全部干货集装箱都供应给马士基航运,自去年起,马士基东莞高质量的产品吸引了其他航运公司及租箱公司的订单,占到年产量的40%左右。
  目前,马士基东莞还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但我们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记者:冷藏集装箱在马士基集装箱工厂中占据怎样的地位?
  田恩恒:马士基集装箱工厂目前有三条生产线: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及冷机。冷藏集装箱及冷机这两种产品密切相关,可以制成一体化的冷藏集装箱设备。
  冷藏集装箱是马士基集装箱工厂很重要的一个产品。近年来已经建立起强大的市场地位,如今还拥有比较大的客户群。马士基生产的冷藏集装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是世界第二大冷藏集装箱生产商。
  冷藏集装箱在青岛生产,箱厂拥有现代化的设备,在青岛冷藏集装箱生产线旁边就是冷星冷机的生产基地。冷星逐渐成为一个很强的品牌,并在冷机市场上颇有竞争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这种高效能、良好的制冷解决方案受到船公司、水果公司及租箱公司的青睐。
  记者:为维持企业发展,需要通过哪些手段,如技术、经营等方面,可否举例说明。
  莫顿:马士基东莞一直致力于完善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公司通过努力,不断提高技术、环境、健康、安全等各方面的水平,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去年,马士基东莞集装箱借金融危机,扩大产品范围,改进生产线,确保特种集装箱的生产。目前,我们正在研发新一代绿色集装箱,在集装箱底部使用新型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以替代传统上使用的木材。相信这一创新不仅可以提升马士基东莞的竞争力,还可以为保护环境作出贡献。
  田恩恒:近期,马士基青岛所有发泡设备都进行了更换,目前生产的冷藏集装箱都使用高技术水平的“SuPoTec”发泡技术。该项技术替代了禁止使用的141b发泡剂,同时确保制冷效果。对于一个40尺的冷藏集装箱来说,使用该技术可以减少24吨的二氧化碳排放,这受到市场的首肯。
  同时,我们在丹麦和中国的员工共同努力研发出新型的内层材料-Q Liner®。这种热塑性材料取代不锈钢,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现在很多班轮公司都喜欢这种新型材料,因为每个40尺的冷藏集装箱可以减轻200公斤的重量。
  冷星冷机很大的优势在于其使用现代的优质技术,比如变频压缩机,以实现低能耗。市场上目前没有其他厂商可以实现这种低能耗,所以冷星冷机成为马士基集装箱公司产品中的后起之秀。
  在冷藏集装箱、冷机方面的能力使得我们有独特的机会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传统方法是将冷藏集装箱和冷机两部分焊接在一起,但是冷星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在一体化冷藏集装箱上装配制冷模块,因此可以节省成本,减低整体重量,并改善箱体受力和气流状况。几乎所有的冷星客户决定使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且我们坚信这个设计在几年内都将成为第一选择标准。
  记者:有文章指出,新箱售价在过去6个月里急增50%,这个数据属实吗?
  莫顿:由于去年全球大多数集装箱工厂都关闭了,而今年集装箱市场从零需求戏剧性地转变为巨大的需求,所以,产能短缺很快显现出来。各班轮公司为解决旺季集装箱短缺的问题竞相订购,这也推动了整个行业价格上涨。
  记者:目前,集装箱运输市场“短箱”的原因有哪些?对造箱企业有何影响?
  莫顿:当金融危机冲击航运业时,几乎所有的集装箱需求都没有了,大多数集装箱制造商关闭工厂,遣散工人。尽管在今年初一些工厂重新收到订单,但大多因为劳工短缺问题仍未能全面恢复生产。
  记者:目前,全球造箱能力为多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吗?
  莫顿:通常全球干货集装箱制造能力与全球波动性的市场需求一致。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市场突然降低与恢复导致了这种不平衡的状况。
  记者:如何看待造箱业的发展前景?
  莫顿:集装箱行业整个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可能比供应量高一些,原材料成本上升将会使价格面临上调压力。预计今年集装箱市场需求将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去年全年基本没有集装箱生产,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行业内各家班轮公司推行的环境友好的“低速航行”政策,这需要更多的集装箱来满足运输需求。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