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30分钟交通网对接省会 新望城崛起湘江两岸

2010-9-8 15: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年前,“大河西先导区”落子长沙河西,53万望城人至今心潮澎湃:2008年,望城县委、县政府抢抓这一重大机遇,作出了“建设省会新城区,实现三年大变样”的战略决策。3年后的今天,在这片热土上,湘江航电综合枢纽、石长铁路复线、潇湘大道北延线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承载湖南大飞机梦想的中航起落架一期主体工程竣工,引领新农村建设前进步伐的白箬铺镇金峙村生态农业园等8大项目开工或竣工。     
  一个交通便捷、生态宜居、商业繁荣的望城,正如凤凰涅槃,振翅欲飞!     
  交通便捷:“梗阻”变通途     
  沩水河畔,长湘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一片繁忙。一座横跨湘江、沩水、团山湖的高架桥已现雏形。“这条高速公路年底通车后,将连接望城的茶亭、铜官、新康、乌山、白箬铺等5个乡镇26个村。”据介绍,长湘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长沙、湘潭的“高速长龙”。除了这条公路外,目前,潇湘大道北延线、黄桥大道第一二段、石长铁路增建二线、岳麓大道西延线、湘江长沙综合枢纽,这些工程正在抢抓建设进度。    
   今天,一张立体交通网络让望城人感到振奋:雷锋大道(高乔大道)、金星大道、金洲大道、雷高公路、长湘公路、319国道、长沙市三环线、银杉路等8条融城主干道贯通南北东西,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园区路网纵横交错,全面对接省会长沙的“30分钟交通网”已经建成,昔日的“梗阻”今朝变通途。     
  生态宜居:山水洲城融为一体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必定会给打造生态望城“点睛”。正如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所说:“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在望城的开工,是建设一个枢纽、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域发展、造福一方百姓,必将拓展城市滨江发展的新空间、带动城市品位的新提升,使长沙的山、水、洲、城更好地融为一体。”     
  以往,湘江长沙至株洲段常因旱季而导致通航、饮用水困难。去年9月,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在望城县高塘岭镇开工。工程建成后,将把长株潭三市沿江两岸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库区城市群,培育一个绵延三市的沿江风光带。     
  山水洲城,望城名至实归:境内有乌山、大王山等山峰近两百座,团头湖、千龙湖等湖泊近百处,满目葱茏的山陵映衬着清新秀美的水乡,构成一幅绝佳的山水图画。长沙湘江综合枢纽的建设为生态望城写下了至关重要的一笔,它将把隔江相望的靖港镇、铜官镇与丁字镇连接起来,极具湖湘特色的大文化旅游圈也将随着枢纽的建设而成型,望城旅游产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     
  商业繁荣:新区华丽蝶变     
  生态宜居固然可喜,但望城人的目光看得更远,望城应当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希望之城!  
      
  “建设新城区不仅是一个新的命题,更是一个新的起点,一种新的超越,一次新的伟大变革。”谈及望城新城区的建设,望城县委书记黄佳惠信心满怀。     
  “新区沿湘江两岸展开,南起三汊矶大桥,北至沩水大桥,东抵长湘公路,西达黄桥大道。其中湘江以西区域是核心区,核心区内雷锋大道和金星大道以东区域是起步区,新区建成之后将形成‘一江两岸,东西互动’的发展新格局。”黄佳惠说。     
  新区无疑是望城最美的一朵五色花:斑马湖片区将加强斑马湖东湖建设,让斑马湖、南湖、西湖连成一片,打造为该片区的标志性景区;马桥河片区将在奥特莱斯项目以北区域建设马桥河商业广场,以东区域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商业步行街,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金融证券业、现代服务业;以大泽湖湿地公园为核心,将建设一批标志性商住建筑;月亮岛片区将围绕长沙火车西客站与和记黄埔、深圳南山等房地产项目,配套建设大型现代商业广场、市民休闲广场,打造成为标志建筑和广场群;经济开发区片区将着力打造先进制造和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并以洗心禅寺为核心建设佛禅文化广场,围绕观音岩水库和龙湖高尔夫球场,发展现代服务业。     
  届时,美丽的新区,也将为望城再添光环:商业之城!     
  前途无限:先导核心区引领未来     
  紧抓机遇,望城不断在超越。望城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继进入“湖南三强”、“中部十强”后,2009年又成功跻身“全国百强”行列,本年度在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又提升了7位。今年是望城县的“项目攻坚年”,望城人瞄准“全力打造新城区,实现三年大变样”工作目标,正在进行旺旺液态奶、佳龙物流、红星现代城、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总部等项目洽谈,来势喜人。目前,全县列入重点工程建设计划的106个项目已有94个开工建设,今年将完成投资119亿元。   
   “在我们这里,看到一个塔吊就等于看到了两个亿的工程!”谈及望城“项目攻坚年”的进度,望城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小平风趣地说。今年上半年,望城全县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首次实现半年度突破100亿元。从经济指标在全市的排名来看,规模工业产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四县(市)中均位居首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在全市九区(县市)排名第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