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特区”泉州:转变方式撬动跨越发展

2010-9-8 10: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生产总值从30年前的福建倒数第二,跃升至连续11年全省第一,去年突破3000亿元,今年预计仍将高居榜首;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数冠居全国,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前列。 
  对“民营经济特区”闽南泉州市的这种发展态势,市委书记徐钢坦言,“还不够快”,2001年泉州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去年降至第七;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一轮跨跃发展,实现“弯道超越”。 
  泉州传统发展模式遭遇越来越多的制约,亟待转型升级。为此,泉州引导产业发展的主体民营企业突破求变,二次创业。 
  福建钧石能源有限公司以国际知名专家李沅民为首席技术官,吸引了大量海归博士。公司规划建设80条自主研发的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芯片生产线,形成年产电池330兆瓦规模,目前产品已销往德国、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 
  据估算,泉州尚有约3000亿元民间游资,众多品牌企业、上市企业也在寻求新的投资渠道。市长李建国说,将通过改制上市、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等手段,大力提升民营企业,力争“十二五”培育15家以上百亿元企业、5个千亿元产业集群。泉州还将争取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金融服务和大规模城市建设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城市“大而散”,三产比重仅38%左右,为克服这一“短板”,泉州创新求变,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同时以高起点、大规模的宜居城市建设促进人口、人才的集聚。 
  中国美旗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海峡西岸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一期项目今年10月将正式营业。集团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谢秉臻说,晋江美旗城将在全国率先实施“非加价”模式,将全部席位给经营者免费使用20年,让其享有全部经营利润,不从中加价,同时提供金融授信、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等服务。晋江美旗城占地3000亩、总投资25亿美元,分6期建设,全部建成后有望形成千亿元交易额。 
  晋江梅岭组团改建工程用地近7000亩,仅22%用于商住开发以筹措资金,其余均用于拆迁安置、公园、民生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价值最高的近200亩地用于建设“闽南民俗文化保护展示区”。李建国说,泉州将以大城市带动大投资,集中力量推进2980平方公里的环湾型城市建设,力争组织实施10个以上总投资逾百亿元的城市片区改造项目。 
  以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作为强有力的支点,是泉州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不偏离科学发展轨道的根本保证。 
  今年8月下旬,在大干快上的热潮中,泉州对化工、印染、制革、造纸行业的194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停产整顿。去年9月,总投资287亿元、计划2013年投产的中化项目按生产区远离居民区的原则,将主厂区用地向滩涂和海域延伸长宽各约1.5公里,从而避免拆迁民宅约4500户、面积近百万平方米;目前3522亩回填工程正在加紧进行,预计明年4月全面完工。 
  石狮鸿山热电厂一期工程建设2台60万千瓦超临界抽凝供热发电机组,今年底投产后可实现集中供热,取代周边123台分散供热小锅炉,年可分别减少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排放6300吨、3500吨和8100吨。李建国说,晋江燃气电厂天然气发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在联合国注册成功,拿到国际碳交易通行证,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如果全部完成交易,可带来2000万美元经济效益。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