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经济大步跨越大力转型

2010-9-6 9: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翻开福田中心区最新的“成绩单”,一个个标志性的数据让人们自豪。 
  2010年1至6月在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双重驱动下,地区生产总值达84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全年生产总值可望逼近1800亿元。而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3.17亿元。
  特区的历史在回顾中明晰,在对比中升华。特区的初创之路是一条血路,特区的成长之路是一条转型之路。在这片热土上,从杀出一条血路,到闯出一条新路。30年间,福田人和大特区一路前行,脚步永不停歇。
  在纪念特区建立30年的大背景下,穿过时光隧道,回溯到27年前建区时的福田前身,一个个历史数据展示的大跨越会让人们沉思与感慨。
  从0.4亿到1623亿翻了三千多倍
  1983年9月15日,深圳上步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现在福田行政区的前身。当时1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5.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3.8万人。辖区发展处在农村向城市化转型的初期。1983年底,全区共完成国民生产总值4300万元,工业生产值为940万元,农业生产总值为471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从建区时期的4300万元,即不足1亿,到如今的1623亿元。两者相隔超过3700倍。两者相比,有如隔世之感。而对在福田这片创业热土上耕耘的人们来说,真想用一句经典的诗句来表达这种沧桑感和自豪感。30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从4300万到1623亿元,跨越了28年。这是一个数量的征服,更是一次质量的飞跃。这个跨越是如何实现的?答案是: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动力,是福田人的创新激情。
  看一看20年前的福田区吧,她已经走过了幼嫩期进入到探索和激情期。她改变了建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她走在工业化的大道上。但她的家底依然薄弱,她的步履依然沉重。
  1990年上步管理区撤销,福田区正式成立。这一年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全区财政收入7627万元。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当年在市场总体疲软的困难条件下,创造了商品零售额7620万元的好成绩。”“全区15个村,村村增收,农村人均收入达到2621元。”
  而翻开福田区最新统计数据,去年福田区以人均年收入23067元排行全市六区的首位。30年前的万元户让人们羡慕,如今人均收入过万元在福田成为现实。
  上个世纪90年代,福田人热衷于大办工业村村办厂。30年后,福田经济瞄准的是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总部公司、世界500强、创新园区、科技园区、设计园区、网商园区成为福田经济的主流。今年上半年福田区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38.0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73.3%。福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双超70%”,按国际上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标准,表明产业发展初步实现高端化。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2009年,世界500强仍看好深圳特别是福田中心区。2009年首季新增的4家500强投资企业分别是:三星电机(深圳)公司、深圳桑诺柏斯多媒体技术公司、深圳住恒果蔬贸易公司和欧迪办公采供(深圳)公司。这一年落户福田区的世界500强投资企业达到106家。
  用创新赢得尊重
  福田皇岗村,处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年为特区“划圈”最核心地段。这个邻近皇岗口岸和福田口岸的城中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以往的来料加工跃升到总部经济的高端产业中。今年7月刚刚竣工的皇岗商务中心包括高级写字楼、高星级酒店、现代商业等功能。该大厦楼高268米,共有60层,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价值为60亿元。大厦计划引进世界500强投资企业、中外知名总部公司入驻。
  今年8月21日,是皇岗村人引以自豪的难忘日子,温家宝总理来到皇岗社区考察,他与社区居民一起打柔力球,走进村民家中面对面拉家常话改革谈巨变。
  当陪同的皇岗村老董事长庄顺福说到皇岗经历了三次转型时,温总理饶有兴趣地问,哪三次转型?庄顺福答道,第一次转型是洗脚上田搞工业,实现农村城市化;第二次转型是告别“三来一补”,由工业为主转型到高端服务业;第三次转型就是今天要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型社区。
  皇岗村的发展折射着特区30年的轨迹。皇岗村1985年通过动员村民、组织集资修建了沙埔尾工业区。厂房建好,港商来到。在短短的时间里,港商投资的电子、服装、五金、化工、汽车修理等50多家企业如雨后春笋,在皇岗这片热土上扎推。福田上个世纪的工业化之路冲破了资金、技术短缺的瓶颈,用汗水、资源拉近了特区与世界的距离。
  来料加工产业主导权在外方手中,他们拿走了国际贸易的主要利润。而在深圳厂区流水线上的劳务工用辛劳赚取低廉的工资,皇岗村民投资厂房则分享了与香港地价相比低得多的厂租。
  但皇岗人和深圳特区人坦然接受了这个过程。正是这个过程让深圳劳务工学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技术和自律,让他们从劳务工变成了特区的产业大军。而参与管理的皇岗村干部学会了现代制造业和国际贸易的运作奥秘,为以后独步市场积累了底气。
  在皇岗村以强大资金进军总部经济打造总部基地的同时,田面设计之都则演绎了一个深圳制造向深圳创造转型的范例。田面设计之都以创意产业吸引了共和国总理的目光。
  今年8月20日下午,温家宝来到田面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了解园区发展情况。这个由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园区,目前已经进驻161家创意设计企业,其中工业设计企业86家,汇聚了3000多名设计从业人员,去年产值超过30亿元。
  而仅仅三年前,这里还是田面村的旧工业区,还是以修理作坊、电镀喷漆等低端加工为主。福田区实施厂房再造、产业升级,推动田面旧工业区的改造。如今田面设计之都以其良好的园区环境和产业链服务引来了香港地区和欧洲一流的设计大师交流和落户。设计奔驰车型的德国设计大师克拉尼来了,被誉为世界工业设计“奥斯卡”的德国红点机构主席彼得扎克来了。曾获得“香港十大设计师”称号的叶智荣,把自己在内地的第一家公司设在深圳田面设计之都创意园里。
  田面设计之都的理念是:用创意赢得尊重,用设计提升价值。服务范围包括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部分地区,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提供智力支撑。有不少世界500强企业把目光投向田面,视其为最佳合作的本土设计商。
  “目前我们园区80%以上的企业都是属于我们国内领军型的设计企业,他们的设计水平已经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了。”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运营商向帅兵董事长表示,从旧厂房改造为现代化工业设计园,深圳设计之都产业园由原来每年不超过8000万的产值,到去年产值达到了32.8亿元。而通过设计带动的工业订单和工业销售额超过300亿元。
  高端发展 空间无限
  高端发展就是要种产业“高产田”,要让人民群众分享到发展果实的甜蜜。
  福田的发展不再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表,发展不再以透支廉价劳动力为代价。去年福田区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流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0.68亿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9倍。每平方公里的税收贡献为3.47亿元,稳居六区第一。与此同时,万元GDP建设用地6.73平方米,下降9.5%,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5.4%;万元GDP水耗9.39吨,下降13.2%;万元GDP电耗328千瓦小时,下降7.9%。产出与能耗反向运行,低碳经济模式开始在城市经济中显现。
  打造首善之区和幸福城区成为福田转型发展的最强音。经过30年发展,福田城区经济已经站在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作为先发地区福田人把转型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别人比拼的应该是资本、新技术、智力、品牌而不是低端的制造业的人海战术,也不是铺大饼式的投资拉动。在这种发展思路引导下福田区主攻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金融总部、网商经济、现代物流、中介会展业等纷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福田中心区的有形资源正在逼近极限,但创新资源无限。正是创新作为新一轮转型的动力。总部位于天安数码城的海川股份公司是福田实施创新发展高端发展的践行者。记者发现这家公司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海川的产品不仅仅包括专利技术和实体产品,而且包含着一项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几年来海川共参与各类标准编制69项,其中国家标准37项。凭着国家标准制订机构的优势,目前,海川已中标和完成全国202个大中型污水处理厂的技术订单,承担73亿万吨/年污水处理量,总处理能力占全国65%的市场份额。
  本地市场狭小,国际市场波动。面对挑战,福田人跳出深圳发展,以福田为总部,剑指国内市场。福田区今年8月组织140家企业,挺进中原开拓内需大市场。福田总部集群以第六届河南国际投资洽谈会为平台,签约超过百亿。福田总部经济向大中原输出资本、技术、管理,共同开发低碳产业园、电子商务园区、手机产业、物流园区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