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厦工携手打造东北汽车供应链平台

2010-9-4 0: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池政钊
    8月25日,中港厦工汽车供应链有限公司沈阳专车发车仪式在厦门厦工汽车有限公司厂区隆重举行。据悉,本批次10辆拖车运送20台矿用车从厦门往沈阳,为中港厦工首次合作进军辽宁汽车市场。
    中港物流(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元振介绍,中港厦工通过汽车生产计划、采购、供应、物流、仓储方面进行合作,真正实现产业上下游的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供应链。厦工还首创“买一带一”模式,“卖他们一台汽车,还要带上买他们一个平板”。这种合作模式不管从生产商还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讲都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汽车供应链大有可为
    据了解,中港目前已拿下厦工专用车辽宁省总代理权。9月16日中港厦工汽车供应链有限公司将在沈阳开业,并举行产品推介会及产品签约仪式。丁元振表示,中港厦工2010年计划配送、销售50辆矿用车;2011年计划配送、销售300辆矿用车。而下一步,中港已在酝酿拿下厦工内蒙古和新疆的代理权。“从仓储配送到销售服务进行产业链衍生,如果这种模式在业内得以推广,回报将非常可观。”丁元振透露。以一年销售300辆计算,销售金额将超过1.6亿元,销售利润超过1000万元,物流利润超过500万元。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一年将省下10%的物流费用。“假设一年会产生1000亿元的汽车物流配送费用,一年就省下100亿元,这个模式的推广对汽车供应链的意义是巨大的。”丁元振说。“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渗透,还有利于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整合上下游企业的物流活动,这已成为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丁元振认为。汽车供应链作为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有益尝试,不仅会促成产品上下游物与流的无缝对接,对优化产业结构也有积极意义,“把制造业中的物流服务分离出来,可以较快地提高服务业的比例,拉长产业链,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创双赢
    2009年4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第四部分“重点工程”中明确了国家将加强指导和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国家将“制定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国家政策支持,制造业主辅分离、物流业务外包的压力和动力进一步增强,制造业与物流业加强深度合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动发展的趋势日益显现。中港和厦工正是在这种大潮流下牵手合作,首创一个汽车生产商与物流企业通力合作的商业模式,优化上下游资源配置,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制造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而制约他们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销售,物流公司利用自身的渠道为生产商解决销售难题,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丁元振强调,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可以促进制造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借助物流业的专业化运作能力,制造业能以更低廉的物流成本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将物流业务外包的过程中,如果制造业与物流业能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联动,无疑将更好地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的整合效率和快速响应能力。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