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均衡市场供应

2010-9-30 6: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资料显示,我省“菜篮子”产品价格占CPI指数波动因素的60%。
近年来,受自然灾害频发和应急供应能力不足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多次出现猪肉和蔬菜等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市场波动又导致新一轮生产波动。今年上半年,南方旱涝并发,市场供应短缺,造成我省蔬菜价格陡涨,全省蔬菜综合零售价与2007年同期相比,涨幅达到84.3%。
7月份,我省遭受近10多年来最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蔬菜损失惨重,短缺成为一时间的主要矛盾。7月8日至23日,武汉市蔬菜批发市场日交易量,由正常的500多万公斤下降到420万公斤。其中7月20日,20多种蔬菜平均价格比暴雨灾害前上涨74%。
蔬菜是城乡居民基本的、必需的消费品。均衡供应,关系百姓生活,直接影响社会稳定。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坦言相告:蔬菜均衡供应是个老大难的问题。蔬菜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而需求每天发生。新鲜蔬菜有不耐储运的特点,菜地又特别容易受灾。每次大的自然灾害,菜地首当其冲。统计资料表明,受灾害性气候影响,菜价平均每年有10次波动,每次7天至30天不等。
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一条,是在城市周边建设稳定的蔬菜基地。同时,还应建设一批具有抗灾能力的高档次的菜地。
应对灾害天气,城郊高档设施蔬菜基地作用明显。在2008年雪灾中,不少地方“菜篮子”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扬,而武汉市“菜篮子”产品价格在全国大中城市及省内各市州中排名处于中下游水平。究其原因,是该市已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50万亩,其中喷滴灌面积5万亩,有抗灾能力较强的钢架大棚2万亩。通过强化温控和工厂化设施建设,在灾害性天气中抢抓速生菜,武汉市实现了春提早、夏抓快、秋延后、冬覆盖,保障市场均衡供应。
在应对灾害性天气保供应中,武汉市的另一条基本经验是,适量储备蔬菜救灾应急种子。遇重大灾情,有储备的救灾种子,加上生产设施配套,能实现快速供给。
通过调控播期与品种,也能实现错季节上市。14日,我们在嘉鱼县潘塆镇的蔬菜基地看到,农民徐仕浩灾后抢播的3亩包菜和大白菜,均已长出了两三片大叶,长势十分喜人,比常年秋季蔬菜早了半个月。据介绍,当地6.8万亩蔬菜基地,播期整体调整,有的抢早,有的抓中,有的延后,有意地错季节供应。
随行的蔬菜专家介绍,高山蔬菜的播期,是6月至8月下旬,本地秋冬菜的育苗期则是7月下旬至9月下旬。除播期外,早中晚熟的品种,生长期从50天至120天不等,也能实现错季节上市。
过去有百里不贩青之说。原因在于,经过长途贩运,蔬菜损耗巨大,很难赚钱。专家介绍,有的蔬菜含水量高达90%,如果长途运输,稍不留意,损失会高达20%。今年云梦县的一家公司,因没有保鲜车运输,30吨冬瓜运到上海已全部变质。
不过,今年夏天,长阳、利川的辣椒、包菜等多个高山蔬菜品种,直供千里之外的上海世博会。武汉如意集团的新鲜毛豆,不仅供应武汉市30个大型超市,甚至漂洋过海,出口日本、韩国。
产业背后的支撑,是近年来成长起来的冷链物流。武汉如意集团,将万亩蔬菜基地建在东西湖辛安渡农场,蔬菜从采收到分拣到配送,38辆冷藏车不间断运输。正是有了冷链,恩施州每年外销的高山蔬菜超过了50万吨,且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专家还建议,各地可结合冷链物流业发展态势,根据消费需求和季节变化,建立适合本地区的蔬菜储备制度,确保重要的耐贮存蔬菜品种,有5天至7天消费量的动态库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