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新兴下游利用:西蓝天然气投石问路,助中国首艘LNG船舶成功试航

2010-9-3 12: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8月3日,西安西蓝天然气集团率先在国内成功改造武轮拖302号船,使用柴油与液化天然气(LNG)能耗比3:7的混合动力能源,并在武汉成功下水试航。西安市西蓝天然气集团成为全国首家完成船用柴油-LNG混合动力改造并成功试航的企业。   据C1多方了解,LNG作为船舶燃料,与普通柴油燃料相比有经济性、环保性、动力性等诸多优势。
  经济性方面。目前的普通船用燃料以柴油为主,据C1数据显示,若按热值计算,华南地区, LNG价格仅为柴油价格的60%;华北地区,LNG价格仅为柴油价格的57%,若使用柴油与液化天然气(LNG)能耗比为3:7的混合动力能源,则燃料成本可以降至原来的70%。就此,北京中兴恒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柴油-LNG混合动力能源船舶发动的主要过程是先利用柴油启动发动机,然后再引入天然气,因此,将普通船舶改装成双燃料船舶,其发动机是基本不需要改变的,只需要安装LNG气罐就可以了,而一艘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运营一年就能收回这改装成本。
  环保性方面。柴油-LNG混合燃烧的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碳、硫、烟尘、油废水的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动力性方面。上述人士补充说:“不论是液化天然气还是柴油,纯燃料都会降低发动机的功率,而柴油-LNG双燃料可以增加发动机的功率。”
  LNG船舶行业初见端倪,诸多瓶颈有待解决
  虽然LNG作为船舶燃料具有以上诸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有待攻克的难关。
  政府态度。一位市场资深人士对C1透露:“武轮拖302号是西蓝公司一艘已经使用了24年的报废船,此次下水试航目的除了测试技术之外也是为了试探国家船检局对柴油-LNG混合动力船的态度。目前在LNG船用领域跃跃欲试的企业已经有好几家,但是国家对此并没有明确表态。”
  行业标准问题。据了解,中国船级社已经出台了3部关于双燃料发动机及双燃料系统装船的指导性规范,但尚没有符合我国航运实际情况的行业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作为依据,则船舶双燃料改造将很难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气源问题。双燃料船舶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后,我国对LNG的需求量也会猛增,随着船舶数量的逐渐增多,供气能力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就目前来看,随着近年进口气的增多以及LNG接收站的不断扩增,气源供不应求的局面或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气源问题依然是LNG船舶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加气问题。截至目前,LNG船舶加气方面的技术问题一直是限制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由于船舶受潮涨、潮退影响,无法确定停泊位置,而LNG输送管道均为低温管道,不易延展与伸缩,因此,给船加气成了目前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而据中兴恒和相关技术人士向C1表示,目前国外在这方面技术相对成熟的是芬兰,采用“LNG储配站”,将储存、配送、物流做到一体化联动,进行船对船加气。 “目前,国内也有尝试利用趸船,即一种移动式的小型储气船只,与陆上管道实现对接,装满LNG之后在水中下卯,为经过的柴油-LNG双燃料船只加注液化天然气,但这也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并未真正实施采用。”上述人士补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天然气作为船用燃料在我国船舶行业的利用仍处于“投石问路”的初级阶段。早在2010年1月29日,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签约了我国第一个大型内河航运清洁能源改造项目——长江航运船舶柴油-LNG双燃料改造项目。项目一期投资1.5亿美元,计划每年改造360艘千吨级运输船舶,在沿江的主要港口建设31座船用LNG加气站,培育并扩大船舶LNG燃气使用市场。
  资料显示,西安市西蓝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8日,是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核准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26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约4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是以城市气化工程建设、天然气城市气化规划、设计、安装、运营;综合开发、输配,燃气设备及气具的批发零售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燃气专业运营企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