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建设灾后美好新南江 6.1亿元破交通瓶颈

2010-9-29 11: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南江县交通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南江县委、县政府把交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长任组长的灾后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各项目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同时,该县交通局有效整合交通系统工程技术力量,抽调100名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送图纸上门、送技术下乡、送政策到户的“三下乡”活动,上路进行技术指导,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协作配合打好灾后交通建设总体战。 
  9月21日,巴中日报记者在南江县交通灾后恢复重建已竣工的第一条路——下(两)关(路)路看到,路面宽阔笔直,车辆川流不息。据介绍,下关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方便了沿线几个乡(镇)老百姓出行,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下关路连接南江县下两镇和关路乡,全长40公里,是南江县农村公路(县道)改建的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总投资达6千万元,于今年6月全面完工。 
  下两镇铁尖村村民杨开香家的房子就修建在下关路旁边,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道路坎坷难行,拉砖8分钱一匹,好多驾驶员都不愿跑。现在路修好了,拉砖只花5分钱一匹,修一套房子,光运费就节省1000多元。 
  路况改善带动了沿线客货运输。长期在下关路沿线跑货运的下两镇铁尖村村民何兴平看准商机,卖掉自家的小货车,买了一台载重20吨的大卡车。何兴平高兴地说:“灾后恢复重建修好了这条路,现在跑起来既节约成本又节省了很多时间,效益也提高了,差不多一年就可以把买车的钱挣回来。” 
  与下关路一样,改建里程39公里,总投资3500余万元的恩阳至野羊溪路段改建工程已全面完成路基工程,正在进行路面施工,完成投资2500余万元。 
  在破解农村行路难的同时,南江县还实施了省道S101线绕城公路建设,以缓解县城进出不畅难题。该线路全长约11.9公里,宽8.5米,设计时速40公里,沿途分布七座桥梁和两座隧道,总投资约1.7亿元。其中,观音庙隧道全长385米,观音庙大桥全长210余米,是整个线路的重点。 
  9月21日下午,记者在省道S101线绕城公路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挥舞长臂在不停开挖,工程车来回穿梭忙运土石,工人们在挥汗如雨地工作,整个工地一片忙碌。负责施工的成都建工路桥公司负责人粟伟说:“观音庙大桥和观音庙隧道是整个S101控制性工程,大桥上部T梁将通过隧道进入施工现场,如果隧道不能及时打通,将导致大桥上部T梁无法按时安装。为了加快进度,我们采用三班倒24小时作业制度,人休息机械不歇。”目前,S101线南江绕城路10个标段除A标段外,其余标段已全部开工,加上前期工作,整个路段已经完成投资近亿元。绕城路建成后,将破解南江县城交通进出难瓶颈,拉大城市框架,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南江县在交通灾后重建工作中,创新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公路建设的各项规定,坚持公开招投标制、业主负责制、工程质量监理制、安全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把工程造价关、施工技术关、工程监理关、开工审批和竣工验收关,强力规范建设基本程序;严格规范项目监管制度,对交通建设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项公开、分级负责、分级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定期通报、跟踪问效”的办法,发扬“抢晴天、战雨天、不耍星期天”的精神,奋力加快公路建设进度;通过委托质量监理公司和聘请群众代表担任义务质量监督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南江县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全力争取项目投入,精心组织项目实施,已争取交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40个、资金6.1亿元。目前,实施项目21个,完成路基、路面改造200余公里,完成投资2亿多元。其中,省道恢复重建47公里,总投资2.3亿元,县道恢复重建79公里,总投资9500余万元;使用亚行贷款项目改造农村公路地一批次3条67公里,总投资近5千万;整治病危桥13座,总投资740万元。 
  “通过交通恢复重建,改变交通基础设施,畅通干环线建设,加快农村公路改造,有效破解了全县的‘行路难’难题。今后南江县将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三纵一横为骨架、县乡村道网络为支架的县域交通网络枢纽。”南江县交通局负责人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