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海底隧道只是梦 韩欲成东北亚经济中心

2010-9-29 10: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1日报道,韩国已经展开了对建设一条连接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海底高速铁路隧道的可行性研究。那么,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到底是痴人说梦还是新世纪受人瞩目的大工程?  韩方多次讨论基本框架 
  从金大中政府开始,韩国就提出要打造东北亚经济中心。卢武铉在职期间,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将韩国建设成“东北亚中心国家”。为此,韩国曾试图将朝韩铁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相连,构筑覆盖整个东北亚的巨大铁路网。韩方认为,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经济中心,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是重要的一环。
  去年年底,在李明博的主持下,关于建设海底隧道的讨论由地方政府上升到中央政府层面。显而易见,韩国对待这一构想越来越认真了。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韩国运输部正在审查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的可行性。隧道的一部分连接中国东部港口威海与韩国半岛西海岸,另一部分海底隧道将连接韩国南部港口釜山与日本的福冈港。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说,国家研究机构预计将在2010年年底前出具详细调查报告。
  韩国媒体指出,如果海底隧道将韩中两国高速铁路连接起来,从首尔到北京和上海只要四五个小时,一个巨大的经济圈将会随之应运而生。
  70 年前日韩隧道已搁浅 
  其实早在70年前,日本就提出过要建设日韩海底隧道,但是一直没有实现。与韩中海底隧道相比,日韩海底隧道的构想要成熟许多,而且日韩两国一度在官方层面进行过讨论。这个设想是日本方面先提出来的。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对韩国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就提出了“大东亚纵贯铁路构想”,希望通过海底隧道增加物资运送渠道,并且为此开展过调查活动。但随着1945年日本的战败,这个构想搁浅了。
  上世纪80年代,日韩政界再次就海底隧道展开研究。到了卢武铉在任期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项工程大约需要100万亿韩元,花费巨大,利用效率不如飞机和轮船,在建设上缺乏“妥当性”。而韩国兴趣转冷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上台后,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韩关系冷却。
  需要数十年才能启动 
  这次关于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的构想,韩国联合通讯社表示,该隧道项目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实现,一方面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也需要获得中日两国的同意。据有关韩国政府官员表示,可能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启动该项目,即使调查报告显示这项计划具有技术可行性,也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有韩国学者指出,虽然从长期来看,海底隧道可能对韩中日三国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国家之间如何分担超过百万亿韩元的庞大工程费用,的确令人怀疑。
  由于工程巨大,且具有国家项目的性质,涉及到三国间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等方方面面问题,因此非常复杂。特别是韩日历史问题尚未得到彻底清算,韩国国内还存在强烈反日情绪,这也增加了韩日海底隧道项目潜在的风险。
  此外,技术障碍等也是巨大变数。技术障碍不仅包括勘测和施工问题,还包括如何防止恐怖袭击等问题。所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只会停留在设想阶段。
  专家访谈   韩国想当东北亚物流中心 
  要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面临着诸多难题。那么韩国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浩瀚的工程?韩国能从中获得什么好处?
  对此,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张琏瑰教授认为,韩国早在几年前就透露过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的想法。这主要是因为韩国经济发展起来后,认为要在东北亚地区,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韩国提出建中日韩海底隧道,主要是想在东北亚地区充当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形成以后,韩国便可以在东北亚政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张琏瑰教授也指出,从长远来看,建设中日韩海底隧道还是有可能性的。随着东北亚中日韩三国一体化的推进,建设海底隧道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有必要性。但就目前来讲还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是政治方面的,中日韩三国能否取得一致意见。另外,从技术层面来讲也面临很大难题,在海底修这么大的东西,还要做相当多的努力。
  此外,政治方面也有许多难题难以克服。中日韩三国要在政治上有更紧密的合作、互信,在未来推进建隧道计划还是有可能的。不过这样的目标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