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百年口岸谋求更大作为

2010-9-29 0: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是“放牧的好地方”。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1881年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通商口岸。1983年11月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放,目前是我国西部距离中亚中心城市运距最短、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
今年5月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将霍尔果斯口岸列为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这意味着在新一轮开发建设中,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新疆乃至全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成为“出口产品组装加工基地、进出口产品集散地、物流大通道和国际商贸中心”。
上午11时许,随着一辆辆旅游中巴车的驶入,宁静的霍尔果斯口岸热闹起来。一队香港游客匆匆下车,游客吴月芬直奔口岸商贸中心。她早就听说,商贸中心聚集着来自新疆乃至全国的特色货物,俄罗斯的皮草、土耳其的披肩、哈萨克斯坦的香水,甚至连意大利的通心粉都能买到。
“哈萨克斯坦有很大的商机!”正在农产品国际客服中心办理通关手续的维吾尔族商人艾克热木满怀期盼。他说,自1996年开始到霍尔果斯口岸做边贸生意,每年的收入有一两百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商品各有特点,在对方国家很有市场。中央的新政策出台了,机会更多了。” 艾克热木准备大干一场,“明年开间商贸公司”。据了解,霍尔果斯常住人口1.5万人,现在每天的流动人口有上万人,边民互市一年的交易额超过2亿元人民币;今年1至8月,实现进出口贸易额9.98亿美元。
“近两三个月,每天都要接待三四批来自各地的商客。”霍尔果斯口岸投资促进中心主任陈杰介绍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设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政策一出台,项目、资金蜂拥而至。
9月中旬,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两个商业项目开工奠基。业内人士评价,这标志着由中哈两国领导人共同促成的横跨两国的“大市场”,正式进入商业开发运营阶段。总面积为5.28平方公里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经济贸易区,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第一块试验田。沿中哈界河横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由专门通道连为一体,实行全封闭管理。其中中方区域面积3.43平方公里,哈方区域面积1.85平方公里。
霍尔果斯口岸管委会主任梁新渊介绍,2007年开工建设的合作中心将采取特殊管理模式,包括边境线不设立查验机构,“一关两检”等退至“二线”管理;中、哈公民,第三国公民及货物、车辆可免签在中心内停留30天。中国政府赋予合作中心更多优惠政策,包括旅客从中心进入中方境内,每人每日一次可携带8000元人民币的免税物品等。
随着精伊霍铁路建成通车及中哈两国高速公路的对接、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以及2012年哈萨克斯坦“热特肯——霍尔果斯”铁路完工并与精伊霍铁路对接,霍尔果斯口岸将成为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国际交通大枢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