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再次引发激辩 不能以“堵”治堵

2010-9-28 12:4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9月18日,我从山东坐火车到西站,正赶上晚高峰时段,车站内出租车站点有几百人排队,但是出租车却渺无踪影。冒着绵绵秋雨到南广场等候公交车,半个小时也没有车来。晚上看报道:当天全市拥堵道路超过了140条,创造了历史纪录,北京市交通局的电子拥堵路段图一片鲜红。 
  空前大拥堵再次引发了激辩。 
  最近一段时间,尽管不断有声音建议应该“提高购置税,加大首次购车成本”;“实施按车位证上牌管理的办法”;“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实行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收费政策”;“通过收取拥堵费、排污费、环境税等手段,提高机动车使用成本,抑制机动车需求”;甚至还有人继续“忽悠”要实行单双号……但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仍在“稳步增长”。 
  路上的车辆不断增多,眼下市区内各主要道路不但早晚高峰时处于饱和状态,就连周末、节假日里拥堵也成了常态。未来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越来越高,五六年后,即使单双号限行,每天上路的车辆也会有四五百万辆。而且,一旦真正实行单双号,一些家庭会立刻购买第二辆车;而如果北京学习上海的“经验”,限制上牌量,则消费者会大量选择上外地的牌子。 
  我是鼓励大家买车的,也鼓励大家更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但是9月18日晚的经历使我深切感到,如果公共交通不方便,不可靠,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北京西站没有地铁相通,仅仅靠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疏散客流,造成了西站周边交通巨堵。再看北京南站,由于有地铁4号线通过,周边几乎没有拥堵。同时,南站周边也没有大量的为寻找交通工具而游荡的人群。 
  再看看老百姓的日常出行。由于早晚高峰八达岭高速拥堵严重,回龙观许多居民选择开车至城铁站乘13号线。但是地铁站周边并没有停车场,许多乘客不得不将私家车停在路边。地铁5号线在天通苑北站建有“P+R”停车场,但是400余车位根本无法满足停车需求。 
  再看北京一些道路的设计,多有不合理之处,也是造成拥堵的原因。在菜户营桥南,有三条道路向北汇在一起,但汇聚后车道却缩减为两条。在当年二环路通车时,这个设计曾是设计者可以炫耀的得意之笔,设计者称,通过减少车道来放慢车速,减少交通事故。到了今天,该设计带来的“效果”如何,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玉泉营环岛,其景观很壮丽,但是拥堵水平也堪称一流。改建成立交之后则一直畅通无阻。 
  所以我说,不能以“堵”治堵,这种指导思想肯定不会取得好效果。远古的鲧采用“堙障”办法围堵洪水,9年中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却没能制止水患。而后禹采用了“疏导”的方法,结果获得了成功。古人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 
  北京市应该改变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发展卫星城,这些卫星城要有完善的功能和基础设施,不要仅仅是“睡城”;要加速轨道交通的建设,提高公共交通的水平;要改造道路不合理的设计;要发展立体停车……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