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产学研一条龙推动工业经济良性发展

2010-9-27 11: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加速经济发展过程中,乌达区注重发挥科技助推力量,将产业发展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根据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园区发展实际,从2004年开始,乌达区已不再引进电石、铁合金等高载能项目,而是着重引进与现有产业相关联的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以及节能、环保项目。对高科技含量项目,不但享受市区两级优惠政策,乌达区还实行专人负责,全程跟踪服务。呼铁局物流园项目、恒业成公司有机硅项目、良峰公司二萘酚项目,彤阳公司“四废”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技术含量高的延长产业链条项目相继落户乌达区。 
  这些项目所带来的先进技术为乌达区产业经济壮大和形成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泰达制钠公司是亚洲制钠企业中生产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制钠企业,近年来公司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杜邦公司制钠工艺技术和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建有先进的氯气泄漏应急处理系统和DCS监控系统。内蒙古宜化公司使用日本旭硝子工艺包和约翰布朗工艺包技术,其离子膜烧碱法,以低成本、高质量在亚洲同行业内占有绝对优势。连得中生公司引进了美国TP公司的先进技术,开发吡啶系列产品,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吡啶产品生产企业。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乌达区制定和完善了促进科技创新的规划和有关实施办法,不断加大科技投人,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经费投人逐年增大,2006年科技三项费投入371万元,2007年增加到484方元,2008年达到687万元,而2009年更是增加到865万元。 
  根据地区研发实力不强的实际,乌达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积极的联系与合作,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天津大学乌海氯化工中试平台是我市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全面合作的中试成果试验平台,为全市精细化工产业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目前中试已实现3万吨的生产能力,受到多家国内外大企业的青睐。此外,还有一批企业与高校合作成立了高新技术研究所,西安交大还在乌达工业园区设立了直属教学基地,每年可为乌达区培养科技人才300人左右。 
  在引进设备、技术的同时,企业也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前些年,电石、铁合金矿热炉的除尘布袋经常灼烧,无组织排放超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近两年,园区企业投资近3000万元,经过对环保设备进行自我改造、调试,现已基本达标。兰亚公司通过两年多的试验,开发出在国际市场具有领先水平的甲基黄酸中试技术,减少了两个中间环节,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品位。阳熔公司、同力公司、众成公司、众兴公司等大多数企业也通过技术、工艺、设备的升级和改造,提升了产品品位,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今,在产学研相结合的作用下,已有80家工业企业落户乌达区,工业产品达40余种,初步形成了焦煤及其深加工为主导产品的煤化工产业链,聚氯乙烯、金属钠、液氯、液碱、吡啶为主导产品的盐化工产业链和以硅铁、金属镁、镁合金、有机硅为主导产品的特色冶金产业链。三大产业链内产品互为原料,互为市场,形成了煤化工、盐化工、冶金建材、煤电能源四大支柱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