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开放,向左?向右?

2010-9-27 10:3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阿经贸论坛会期很短,但论坛影响势必深远。在合作、创新、发展的大平台下,通过论坛将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商流、财富流汇聚宁夏,激活宁夏,为宁夏板块崛起发力。 
  正如“东盟博览会”之于广西,“东北亚博览会”之于吉林,“博鳌亚洲论坛”之于海南,中阿经贸论坛对宁夏的发展意义深远。 
  未来中国经济的角逐,将是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较量。 
  放眼全国,东部增速、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珠三角、长三角、福建海西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一系列经济带渐次发力,地处西北,宁夏怎么办? 
  智者顺势而行,借力扬帆。 
  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宁夏、胸怀天下,从战略高度探索宁夏的未来,乘西部大开发之势,致力于将宁夏打造成一个承接阿拉伯国家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生产基地;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一个面向穆斯林地区、阿拉伯国家开放的前沿阵地,成就改革发展的时代伟业。 
  中阿经贸论坛是宁夏在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这一步注定意义不凡。 
  正如 “东盟博览会”之于广西,“东北亚博览会”之于吉林,“博鳌亚洲论坛”之于海南,中阿经贸论坛对宁夏的发展意义深远。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以及目前宁夏正在形成的工业、服务业体系,为宁夏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安装了多个强力“引擎”,宁夏板块崛起正逢其时。 
  张扬“个性”,做大做强自己的特色,形成产业链,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就会产生几何倍数的效益。 
  如今,一个巨大的机遇摆在宁夏面前。 
  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说,中阿双边贸易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站在新的起点上,中阿要继续加大贸易合作力度,争取在3至5年之内,贸易额达到或超过2000亿美元。 
  作为中阿经贸论坛这个大平台的落点,宁夏要在2000亿美元的大市场中有所作为,必须站在国际化的角度规划发展蓝图。 
  作为全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地理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让宁夏举办中阿经贸合作论坛实至名归。宁夏要充分张扬“个性”,把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这个特色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甚至“产业树”,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就会产生几何倍数的效益。 
  首届中阿经贸论坛吸引了6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机构的847名外国嘉宾参会参展,254家国外企业到宁夏“寻觅”商机。他们每个人都是物流、信息流汇聚的“小磁场”,每个人都是推介宁夏、宣传宁夏的“播音器”。 
  依托中国与东盟两个大市场,中阿经贸论坛商机无限,吸引着世界参展商和采购商的目光。而搭乘这列经济快车,实现“走出去”,同样是许多宁夏企业家的愿望。 
  记者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采访时,不少本地的企业家表示:“通过参与中阿经贸论坛,将有机会接触和结交更多阿拉伯国家的客商,了解阿拉伯市场的需求信息,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古往今来,每一次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大交流、大融合都会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带动两地经济发展、技术革新,观念进步。 
  大交流带来新理念,大融合融入新潮流。 
  随着这场大交流的深入,中阿双方在能源、化工、金融、运输、轻纺、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医疗、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将日益密切,会有越来越多的宁夏特产搭乘新“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商人、游客来到中国、来到宁夏,投资洽谈、观光旅游。 
  自治区主席王正伟说,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见证着源远流长的中阿友谊,回族人民与阿拉伯人民有着与生俱来的血缘联系,有着共同的文化纽带。作为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宁夏有责任、有信心担当起中阿交流合作的先锋,文明对话的使者。宁夏银川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举办地,将把中阿所需,宁夏所能结合起来,提供快捷的交通环境、优良的投资环境、开放的政策环境,最终把宁夏建设成为中阿贸易的国家级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真正形成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双向交流的宁夏渠道。 
  阿联酋外贸部副部长阿卜杜拉・阿勒・萨利赫说:“宁夏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在今后的合作中,我们会着力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 
  约旦计划与国际合作大臣贾法尔・哈桑说:“这次论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让我们在一起探讨如何提升中阿合作水平,推动中阿长远发展。” (记者 李东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