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钢企赢利能力?

2010-9-25 21: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评论员 杨延龄
    钢贸商叹息:卖钢铁的卖不过卖白菜的!此话不虚。
    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钢材主要品种综合平均价格为4464元/吨,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上涨6.0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81%。而同期以盛产蔬菜的山东为例,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9%。蔬菜大幅上涨的其中原因是供应量减少,今年第一季度山东青岛蔬菜上市量同比下降22%,相反成交额同比上涨9%。而同期钢材销售同比增幅22.5%,价格涨幅却很低,利润被大量摊薄。
    其实,产钢材与卖钢材的早就卖不过卖白菜早已不是今天的事儿。以西部兰州蔬菜价格指数监测数据为例,自2007年至2010年蔬菜出现逐年上涨之势,2008年19种主要蔬菜品种综合平均价格指数较2007年综合平均价格指数上涨47%;2009年较2008年上涨24%;2010年1~8月份又较2009年同期上涨25%。而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指数由2007年12月末的125.12%涨到2010年8月末才涨到168.4%,可见其中之差距。如果,折合钢材每市斤价格计算,普线卖不过蔬菜,高档汽车板卖不过生姜、大蒜已是事实,其中单位盈利可想而知。
    如果说,钢铁产业进入高成本低利润时代,恐怕不少业内人士不愿认这个账,为什么?因为国外先进钢厂吨材能卖出一万多美金的例子。尽管世界矿山巨头造成矿石价格疯涨,钢铁产业确实进入高成本时代,但我们钢铁的利润率能否走出接近亏损的临界点呢?答案是肯定的。
    国外暂且的不说,行业中宝钢就是近在眼前的好榜样。2007年宝钢用不到产钢大省河北省1/4的产钢量,创造了相当于河北省全省钢铁的全部利润;2009年尽管全国钢铁行业平均销售利润只有2.43%,但宝钢利润率为7.4%,全行业领先。宝钢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装备的同时特别强调管理经营方式方法的同时引进。这一点较国内近年单纯大量引进国外先进装备技术钢厂做法有高明之处,而且在移植的同时有所创新发展,同时开展科研、装备制造、钢材深加工、物流等多元化发展,使钢铁主业在高端钢材比例增大的同时得到更多更大市场的支撑,获得更多商业机会,降低成本,创造利润,增加钢铁企业本身价值。
    在当今国内外经济发展条件下,增加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开展“一业为主,多元经营”是世界先进钢厂的共同经验。其实多年前我们一些钢厂已经效仿,比如开发房地产,从事远洋运输,开发微电子产业等,但相当一部分钢厂不但没有赚到钱,没有为钢铁主业创造盈利,还成了不断投钱的无底洞,只有散伙了之。为什么国外先进的经营“法宝”到我们手里成了食之无味的“死宝”?原因在于过于轻视“隔行如隔山”的道理,从思维理念、制度设置、管理方式、业内熟知、经营方法甚至选人用人方面都存在制度欠缺,表面上轰轰烈烈上马,实际上凄凄惨惨淡出,教训深刻,所以取经还要本身想取经,渴望取经,还能取到真经。
    那么,钢厂的多元化发展和产品的纵向延伸会不会挤占钢材贸易商的市场空间呢?答案是:长远可能,近期不可能。从何谈起?从国外先进国家钢铁深加工比例看,世界先进国家不同程度深加工钢材比例占钢材消费总量最高达到60%,平均在40%,而我国则在10%左右,市场延展度十分巨大。我国钢厂总体直供户比例不高,即便加上钢厂本身销售分支与加工配送基地也就5成左右,另一半钢材销售量需要钢贸商贡献,这种销售结构暂时钢厂还无法取代,那么就有了钢贸商的用武之地,依靠自身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用户服务,实现商品增值仍有广阔空间。
    从长远来看,随着钢厂服务的到位,大钢铁巨头的形成,自身开发与并购渠道相结合,钢厂直供比例肯定提高,钢贸商面临市场淘汰洗牌,但有实力有稳固客户群的钢贸商由于有渠道优势,还能进入钢厂并购整合体系或独立支撑一片天空。关键利用好目前市场时机,在钢厂谋求发展空间的同时制定自身战略发展规划,利用自身决策程序短的先决条件,占领市场先机,完善流程,壮大自己,占领有利地位。
    坚信钢市还是渠道为王。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