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转变区域发展方式 双轮互动提升发展质量

2010-9-25 10:2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年来,作为河北省欠发达地区之一的张家口市显示了强劲发展活力,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到此投资。 
  张家口为什么能在较短时间内具有如此强劲的吸引力?张家口市委书记许宁告诉记者,“我们抓住了河北省开展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这个载体,通过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经济发展主引擎的拉动,加快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 
 张家口市过去经济发展之所以较慢,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该地“三面环山、两河分割”的地形限制。张家口决策者首先提出了环城公路上山,全面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思路。第一步是投资32亿元,在张家口群山之间开凿了一条全长44公里、双向6车道、全立交、半封闭的城市快速路。第二步是利用京张、宣大、京藏、张石、京新、张承等6条高速公路交会张家口的优势,合理统筹规划在城区周围形成全周长67公里的高速外环。第三步是结合城市改造实施市内无障碍路网工程,通过建设15条城市放射线路,建成了10座互通立交桥和15座跨河大桥。 
  三措并举形成全城10分钟到达高速路网、半小时绕城一周的快捷交通体系。张家口老城四周的大片闲置山场也得以开发利用,城市发展空间由49平方公里扩展到了285平方公里。以前人们不愿意向山上扩展,主要是基础设施不配套,而现在山上不仅建设了完备的基础设施,一批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山中城”也开始建设,开发建筑面积达693万平方米,5.3万户居民乔迁新居。 
  张家口市是首都绿色屏障和水源地。张家口市委、市政府的第二大举措就是改水植绿,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北方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几年来,张家口共完成荒山绿化96万亩,相继建成了10大景区、40个生态公园、12个城郊市级森林公园,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97平方米,预计规划区森林覆被率将达到58%。 
  有绿则秀,有水则灵。张家口原来就是临河而建的城市,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城中心的清水河污染不断加剧。为此,张家口市投资20多亿元进行综合改造,23公里长的河道全部进行美化处理,并于该段河道上兴建了30座橡胶坝、11道拦沙闸,在城市中心形成了总面积270万平方米、总蓄水量达800万立方米的生态水面。去年,张家口市又决定,投资39.8亿元启动城市中另外一条河道洋河30公里长的综合治理工程,工程完工后,将蓄水956万立方米,形成城市生态水面518万平方米。 
  “一座现代化城市要有强大的产业群做支撑,张家口搞城市化,必须要产业化先行。”张家口市市长郑雪碧如是说。而张家口的城镇面貌3年大变样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正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张家口市主城区内的工业企业多与居民区、商业区混杂,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小等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张家口市通过对环城快速路旁的荒山进行改造,开发出西山、东山、望山、宣化北山和下花园玉带山5大产业集聚区,将城市中心的工业企业按照城市产业定位分门别类的搬迁到产业集聚区,按照循环经济的设计链条进行升级改造;通过二产出、三产进的置换,工业企业能够通过土地级差获得更多的改造资金,三产企业能够利用黄金地段赢得发展空间。 
  就是这样一个互换,让张家口市产业布局全盘皆活,5大产业聚集区和4大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达140平方公里,张家口形成了环渤海区域最大的产业园区群,目前已有39个重大项目入园建设,总投资230多亿元。而工业企业外迁置换出的1000多公顷土地,也成为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新平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