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二五规划献策:厦漳对接建环厦门湾城市群

2010-9-25 1: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市政协围绕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 
  厦漳对接 建环厦门湾城市群 
  昨日,市政协围绕两岸交流合作、推进跨越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等方面,为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这些建议将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参考。 
  民进市委提出做大做强厦门中心城市,形成以厦门为中心的海西大都市区。 
  大力发展“海水空调” 运行费用少四成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原副主席庄威力推“海水空调”(海水源中央空调系统)。 
  他说,海面下4-6米的海水温度常年基本保持在低温状态,海水源空调把专用管道置于海面下6米处,抽取低温海水循环入建筑物,通过热交换达到室内舒适的环境温度。在系统运行中,由于不使用化学冷媒,不烧煤、不燃气,故无污染物排放,不引起二次污染。 
  更重要的是,比常规冷媒中央空调系统节能50%,综合运行费用只有传统方式的60%,但其中一次性投资会多30%左右。青岛、宁波等地已经在大规模投入,效果明显。 
  他说,我市在“十二五”规划项目中有多个临海大型公共建筑,要努力推广和运用这项节能减排新技术,同时要努力使其核心设备和材料的研发成为我市先进制造业的亮点。 
  把园博苑打造成海西一流娱乐消费中心 
  “游在鼓浪屿,玩在园博苑”,市政协经建委建议把厦门打造成为国际旅游中心,其中要完善园博苑的娱乐消费配套项目,打造海西一流的娱乐消费中心。 
  他们说,园博苑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园博园,有着“园在水上,水在园中”的美誉,但目前仅仅是观光性为主的园林,娱乐消费及休闲度假方面的资源开发不足,难以留住游客。建议“十二五”规划在园博苑建设高档的超级休闲购物中心,吸引国外知名大品牌入驻,吸引周边高端游客来消费。同时,建设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游乐设施,增加园博苑的娱乐功能,使之具备吃、喝、玩、乐、购五大功能。 
  公共建设资金 绝大部分投向岛外 
  民建市委建议将机场码头外迁至岛外,岛内只保留邮轮码头。 
  他们说,由于工业企业大量外迁,机场、码头等生产性物流的重要节点也应随之外迁。随着我市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机场码头外迁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已降至最低。 
  同时,将绝大部分公共建设资金投向岛外,倾全力迅速提高岛外公共设施配套能力。严格控制岛内的开发强度和密度,并通过市场运作建设公共设施。一方面将现有公共设施注入国有企业统一经营,公益性支出以财政补贴形式支付给企业,另一方面新增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市场资金。 
  厦漳合为一体 形成一个大厦门区 
  台北市面积不大,人口不太多,但城区一体化的大台北区却规模惊人。国际上还有很多类似的城市区、城市带,厦门也有这样的机会,应该创造条件,努力形成一个大厦门区——民进市委提出做大做强厦门中心城市,形成以厦门为中心的海西大都市区。 
  他们认为,厦漳对接是建设厦门大都市区的第一步,以后逐步让泉州与厦门对接,应将厦门和漳州在城市发展上合为一体,统一规划,形成一个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群——环厦门湾城市群。 
  集中力量建设连接厦门湾南北两岸的跨海通道、疏港铁路、城市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形成港口码头、物流园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文教区、休闲度假区联动开发的态势,将南太武区建设成为新型的港口工业区与文化旅游区。 
  加快建设跨越九龙江的桥梁与连接角美、海沧的城市主干道,通过疏浚九龙江、治理水土流失、遏制污染、在九龙江口大片种植红树林等措施,建设高水准的生态环境。 
  在岛外建设第二个市级图书馆 
  针对我市岛外文化设施的不足,文艺体育界别提出加强图书馆建设,建设厦门第二家市级公共图书馆。 
  他们建议将图书馆定位为市级区域图书馆,规模较大、服务功能齐备、服务设施完善。图书馆主要承担区域性的文献信息资源利用保障职能,辐射岛外东部(翔安及其旁边的同安区域)地区,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还可建立岛外专题美术馆。 
  另外,建设标志性项目——厦门大剧院,争取“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能承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大型文艺活动和赛事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