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交通之惑未来,我们如何上路?

2010-9-24 9: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建设委员会了解到,从今年8月初开始,呼和浩特市道路改造、桥梁改造、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同时开工。呼市建委主任刘卫平在接受《北方周末报》采访时表示,这5条道路出现破损、臃包情况,加之一些管线达不到城市发展要求,需要扩容、增容。要从整体上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必须先从主干道入手,解决车流量飞速增长的燃眉之急。为了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工,所以5条道路同时开工。 
  “目前,除了新华大街改造工程过半外,其他4条主干道改造工程均已经进展到总工程量的40%。”刘卫平说。 
  被“堵”的生活 
  开了12年出租车的吴岭终于下了退出这个行业的决心。 
  “跑了这么多年,也就刚够维持生活,前几年还每天能挣个一百大几,本以为城市越来越发展,打车的人越来越多,谁想到人是多了,路却越来越难走。这几天更是,本来10分钟的路程,现在半个小时都去不了。生意简直没法做啦!”吴岭向本报记者诉苦说。 
  和吴岭一样被改变了生活的,还有家长们。 
  9月14日,早7点,内蒙古农业大学附属小学门前。拥挤的人流和车辆纠缠不清。 
  一位家长告诉本报记者:“每天送孩子上学2小时,上班1小时,一上午的3个小时就这样被折腾没了,一天什么也干不成,只在路上堵就够啦!” 
  本报记者从呼市城调队获悉,2000年,呼市市区人口只有72万,全市机动车只有7.4万辆,到2009年底,市区人口已经达到150多万,全市注册机动车已达到36万辆,人口翻了两番多,车辆翻了近四番。 
  “加上1996、1997年呼市在周边盟市上户的近两万辆机动车以及各驻呼办事机构、驻呼部队、各级政法部门的车辆两万多,现有近40多万辆机动车在呼市道路上通行,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市区。同时每天还有90多万辆自行车出行。而且机动车每年还在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呼市城调队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人、车、路的和谐之惑 
  9月9日,呼和浩特市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市建设新闻通报会,提出大力实施“新、亮、美、绿、净、畅”6字工程,通报了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 
  会议一开始,呼市建委主任刘卫平深鞠一躬,让在场的人动容。而呼和浩特市副市长包钢也对近段时间因5条主干道同时改造,给市民带来交通不便表示歉意。 
  5条道路同时开工事出有因,刘卫平的解释是,这5条道路破损、臃包,加之一些管线达不到城市发展要求,需要扩容、增容,不能等到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后再进行修理。“如新华东街现在的污水管道有十五六年没有发生变化,基础承载力极其低下,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功能的运行。于是,通过改造乌兰察布街,即西起呼伦贝尔路、东到内蒙古医院十字路口的路段铺设近1米粗的污水管线,通过丰州路、展东路、东影南路、东护城河南巷,以直管的形式把新华大街的污水引到辛辛板的污水处理厂。” 
  呼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张伟光向媒体介绍说,5条主干道的改造规避了黄金旅游区的时段,同时开工可在短时期内完善改造。这些路口的交警岗勤时间也延长至晚上8点30分,以疏导交通。 
  包钢表示,5条主干道改造工程在国庆节前能够完工并投入使用。据了解,工程完工后,市政府5年内不再审批这5条路的破路手续。 
  9月14日,本报记者从呼市建委获悉,目前改造的工程中,十四中门前的地下通道和成吉思汗大街地下通道预计9月底完工;呼和浩特火车东站地下通道正在建设,预计明年完工;预计十九中门前地下通道10月底完工;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地下通道12月初完工。 
  交通拥堵非一日之寒 
  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系主任武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由于呼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人口、机动车迅速增长,虽然道路建设改造规模空前,但赶不上人口和车辆增长速度,道路交通问题特别是中心城区部分路口、路段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已经出现并不断加剧。 
  本报记者从呼市建委印证了这一观点。经过近几年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呼市市区已经形成以“八横八纵”主干道和二环路为支架的道路网络,道路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是,随着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加快,过去大城市才有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在呼市市区出现,虽然现在只发生在核心区的一些路段和区域,并带有时段性特点,但却呈现加剧和蔓延的趋势。 
  内蒙古大学交通学院运输工程系副教授曹瑾鑫说:“当前,很多大型建设项目过于密集,而且建设项目的出入口与停车场设置不尽合理。从专业上来讲,主干道提供的是机动性,支路提供的是可达性,机动性与可达性应该分割开来。但是目前我们没有做到,主干道与支路的功能是相混淆的。” 
  本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为了使呼市部分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期间交通顺畅,并保障道路施工顺利进行,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决定,从9月13日起,呼和浩特市对相关路段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 
  呼市交警支队办公室主任梁治国告诉本报记者,为了缓减呼市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从9月13日起,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决定对人力三轮车、二轮三轮摩托车等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未来,我们如何上路?采访中,呼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领导就缓解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了建议,重点是要继续加大道路建设力度,增加支路和小街道的建设,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改造畸形路口,提高路网密度和道路通行能力;要加快立体交通建设,建设高架桥或地下通道,逐步解决中心立体交通,在部分地段架设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桥或建设地下通道。 
  呼市建委主任刘卫平对媒体表示,在改造主要街道的同时,对市区310多条小街巷分3年全部进行整治改造,3年内每年都会实施一批主干道与小街巷改造整治工作;今年如果不改造,明后年的工作量会更大。 
  据呼市市容管理局静态车管理办公室主任邢千钧介绍,2010年,市容管理局计划完成55个公共资源停车场的智能化改造工程。 
  呼市交通局局长王威亮更是表示,要缓解出行压了就要发展大公交,“今年计划新增100台公交车,新开5条公交线路,新增4个公交场站”。 
  包钢表示,呼市将全力抓好新区建设。 
  “下一步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清理整顿马路市场等不规范行为;修建快速道、立交桥、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打通断头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包钢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