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灵丘:转型发展“三级跳”

2010-9-23 11: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综合编辑:总投资20.7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同比增长32.14%,截至8月末,已完成投资4.1亿多元。灵丘县转型发展步入“三级跳”。 
  革命老区灵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种植玉米和小杂粮是当地的传统产业。几年前,为彻底改变贫穷面貌,这个县在团中央扶贫办的帮助下,组织大批干部到沿海地区挂职锻炼“洗脑筋”。随后在全县叫响“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口号,以结构调整为抓手,采取 “政府领导、政策引导、科技促动、典型带动、市场驱动”等方式,实施品牌战略。一方面,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以苦荞为主的杂粮、以蔬菜为主的瓜菜、以核桃为主的干果和以黄牛为主的畜牧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精心培育京津地区的“菜篮子”,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短短几年间,全县小杂粮面积达到16.3万亩,新发展核桃经济林26万亩,仁用杏3万亩,新建日光温室1100栋,并投资1600万元建起集农业观光、科技示范、名、优、特蔬菜,瓜果培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区。一方面集中整治矿山,招商引资,大力挖掘矿产资源。在工业上紧紧依托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集中力量狠抓晋银矿业、宏伟矿业、金地矿业、豪洋水泥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项目,从而使大项目、好项目在该县扎根开花。民营企业迅猛崛起,全县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同时,县委、县政府着力打好“绿色牌”,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已达到23个,国威、大山、益寿面、平型关、康馨褥业等农产品和豪洋水泥、石工水泥成为省市著名商标,产品走向大都市有了“绿色通行证”。
  “品牌产业优势化”是灵丘县转型发展的“二级跳”。这个县在一些传统产业形成品牌后,不断发展壮大品牌产业,使之形成优势产品。以市场为依托,在企业规模上做大做强,在产品开发上做精做细,不断提高矿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晋银公司新上的全国最大的白银深加工和百吨银冶炼项目、豪洋公司对低品位矿石开发进行技术改造、建成5万吨铜金粉生产线。以农业科技园区为平台,把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 “牛鼻子”来抓,扶持发展平型关苦荞食品公司,益寿面,大山食品、国威苦荞开发公司等8家苦荞生产加工企业,年可生产苦荞挂面、苦荞茶2200余吨。特别是借农民刘温发明的苦荞保健褥垫,扶持民企开发苦荞保健褥垫系列产品,并形成著名商标,仅此一项全县年生产能力达50多万件,生产总值超过亿元。此类民营企业的建成投产,使昔日一文不值的苦荞麦皮成了 “香饽饽”,苦荞产业形成 “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新格局,带动农民大面积种植苦荞。 
  今年,仅石家田、柳科两乡就种植苦荞麦5000多亩。全县苦荞种植面积已突破万亩。目前,全县共有13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产值超亿元的1家,有4家企业拥有农业部颁发的7个绿色产品认证,国威牌苦荞降糖茶,获得卫生部保健品认证,开辟了全国的销售渠道。矿产品加工企业年上缴税费超千万元的有11家、超百万元的有8家。
  在不断壮大优势产业的同时,灵丘县加快“转型”步伐,实施“三级跳”——把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新型产业开发、新优势项目的培育上。依托本县充沛的风力资源、水力资源和区位、环境优势,大力构建多元优势产业,大招商、招大商,今年又有16个总投资20.7亿元的转型项目在该县落地。中源农业开发公司的玉米深加工、核桃油生产线,香雪公司的糯玉米,宝鑫公司肉牛养殖、雨润集团灵丘万头种猪场和建投衡冠公司寒风岭4.95兆瓦风电场、唐河水电站、四海物流公司大型综合物流、上沿河生态水电站等一批规模化牵引力强的 “农字号”龙头企业和风、水、电等新型支柱型产业项目有效推进。截至8月末,已完成投资4.1亿元。
  新型产业、绿色产业,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截至8月底,灵丘县财政收入突破3.22亿元,完成年任务的 65.27%,同比增长23.58%;一般预算性收入完成1.12亿元,占年任务的62.64%,同比增长13.59%.(化民 王鹏 爱民 华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