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油气走廊”中国境内段开工

2010-9-20 9: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曹亚慧
    9月10日,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在云南昆明开工。
    据介绍,中缅天然气管道在缅甸境内段长793公里,中缅原油管道在缅甸境内段长771公里,并在缅甸西海岸皎漂配套建设原油码头。两条管道均起于缅甸皎漂市,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中缅原油管道设计输油能力为每年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中缅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根据规划,2013年,中缅油气管道或可通过管道正式向中国输送石油。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工程入境后,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输油管道经贵州到达重庆,输气管道经贵州到达广西。国内段天然气管道干线长1727公里,原油管道干线长1631公里。
    有关人士表示,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是建设国家能源通道的重要举措,中缅油气管道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西南地区能源紧缺局面,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西南能源结构,带动西南经济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和相关配套项目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完善中国石化工业布局,改善“北油南运”的局面,改变中国西南地区面临的缺油局面,构建中国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此外,在中国西南地区开辟新的油气资源陆路进口通道,有助于实现国家“原油进口多地区、进口方式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据了解,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建设中缅油气管道工程,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一项重大战略,将为中国打通一条重要的能源新通道,促进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分散和化解能源运输风险,增强国家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中国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能力。
    中缅石油管道建设的实质性进展有助于缓解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
    中缅石油气管道项目为中国提供了另一个稳定的能源供给源,中缅输油管道建成后,产自缅甸的石油就不必再经过马六甲海峡,可以直接运到中国来。
    众所周知,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狭窄的海上通道,中国目前进口石油的80%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中国的石油贸易和运输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六甲海峡的状况。近年来,马六甲海峡狭窄的通道,以及愈演愈烈的海盗长期出没等不稳定因素,都使“马六甲困局”愈加突出。
    中缅输油管道项目将成为中国石油进口新的通途,一旦中缅输油管道建成,开启陆地上的“油气走廊”,可以解决从中东、非洲石油进口的路径问题,不必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通过管道从缅甸港口运输到我国西南。这样一来,今后不论马六甲海域发生怎样的事变,甚至封锁,中国原油进口将不会受到影响。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