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发展:线上供应链金融再演“士兵突击”

2010-9-20 9:4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于慧萍 白云
    日前,深圳发展银行宣布,该行推出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正式突破1000家用户。这标志着行业领先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正式迈入成熟运作阶段,也意味着中小企业可以享有更为便利的线上金融服务。
    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早于2009年初,即推出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如今已经快速突破1000家用户,并协助40多家核心企业有效实施供应链协同战略。借助“线上供应链金融”这一独创的全新金融服务平台,该行将物化的资金流转化为在线数据并与核心企业对接,在线连接供应链核心企业、经销商、供应商、物流公司和银行,向供应链“1+N”全体企业提供在线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据深发展相关产品专家介绍,线上供应链金融可以在线嵌入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电子商务平台,共享“1+N”供应链实时交易信息。从而更便捷地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供应链“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在线整合,对整个供应链的协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和财务供应链优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多方协同共赢
    早在2009年中,核心企业协同供应链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进行尝试,使得供应链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应用日渐升温。而这时,深发展这家倾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银行,已经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现在,我们已经在汽车、钢铁、家电等行业,宝钢、一汽夏利、江淮、美的等核心大厂应用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服务。”深发展公司产品管理部总经理金晓龙说:“2008年中,我们开始实施这一项目,2009年我们首先与江淮汽车试点开展,目前具体使用的企业累计已经超过1000家。”
    深发展称,线上供应链金融是指通过银行服务平台与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仓储管理平台无缝衔接,将供应链企业之间交易所引发的商流、资金流、物流展现在多方共用的网络平台之上,实现供应链服务和管理的整体电子化,该行据此为企业提供无纸化、标准化、便捷高效、低运营成本的金融服务。
    也就是说,“线上供应链金融”这一独创的在线服务平台,将物化的资金流转化为在线数据,可以无缝嵌入核心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在线连接供应链核心企业、经销商、供应商、物流公司和银行,把供应链交易所引发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实时传输与展现在共同的数据平台上并可授权共享,银行从而在线提供电子银行服务,构建对企业客户全方位、全流程、多层次的线上服务体系。
    同时,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还与物流公司对接,对于那些采用了动产与货权质押授信的客户,还可以在线办理抵/质押品入库、赎货,而物流监管公司则可以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实现全国各处分散监管驻点的统一管理,在线统计和管理抵/质押品,而且这些商品的信息(品名、规格和价格等)还可以从核心企业发货时自行取得,甚为方便。
    概括地讲,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对接嵌入,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得以完整实现“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所有功能在线提供、在线使用,这种将金融功能无缝嵌入供应链实体经济流转流程的安排,对于供应链管理实践和电子商务的应用具有革新意义。它为供应链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多方协同共赢的全新平台。
统一商品编码
    长期以来,供应链协同难以推进的一个重要障碍在于,供应链“1+N”成员企业之间,以及供应链与服务于供应链的各方协同主体(包括物流、银行、保险、行业信息服务机构等)之间,对于商品的识别难以统一,更遑谈多个行业、多个主体之间商品不同识别体系的编译、协同和实现数据化传输。
    这是实现线上供应链金融必须跨越的“鸿沟”。“既然我们深发展选定供应链金融作为战略发展方向,统一各个合作方的商品识别体系,给商品一个统一的编码,就必须做。”金晓龙说:“供应链金融涉及主体众多,行业广泛,深发展目前的供应链贸易融资服务涉及钢铁、汽车、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十几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几十个大类,上百个品牌商品,我们都要将这些商品编码,然后在‘1+N’供应链成员、物流公司和银行之间做到商品数据互联互通,共用共享。这是一个艰巨的协调难题。”
    深发展决定以标准商品编码为基准统一供应链金融的商品“语言”,给商品颁发一个自由穿行多个主体的“通行证”。2008年中,一个集研究机构、企业、咨询服务中介各方力量的研究团队,开始实施《线上供应链金融标准商品编码》的编制工作,随后在北京、深圳、佛山等地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课题组系统研究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两套分类编码标准,并在考虑到物流公司、银行在实际工作需求的基础上,独具匠心地以国际关税合作理事会组织制定的《商品名称与编码协调系统》(英文简称HS)为基础,通过“标识代码+分类代码+属性代码”,将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可能作为押品的商品分类,按照部类、大类、中类、小类进行四级细分,进行简化编码。
    标准编码的成功编制,攻克了各个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以及供应链与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服务主体之间对不同商品识别体系的兼容问题,“线上供应链金融标准商品编码体系”由此成为协同供应链的数字化“世界语”,为供应链“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在各利益相关方的数据传输与信息共享创设了基础条件。
实现在线融资
    将中小企业置于供应链之中考量其融资问题,是供应链金融的重要创新价值。现在,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协同电子商务平台+ 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之上,中小企业享有的金融便利更加具有变革意义。
    首先,供应链企业交易信息、押品信息、监管信息、额度信息在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一切清晰可见”,更易融资。深发展产品专家介绍,该行自偿性贸易融资重点“看生意”,特别注重分析的关键信息,如做什么生意(商品)、和谁做生意(应收账款/货物的品质)、过往做得如何等等,多数都可以从电子商务平台上共享到,这样既省却了银行的信息甄别成本,也增加了信息可信度,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容易快捷。
    其次,核心企业“有组织”的融资安排,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快、成本更低。本来,供应链中小企业成员的资金缺口,就往往由于核心企业转移流动资金压力造成,比如核心企业向上游赊购或采购库存前移、向下游预付款销售或成品库存后移。现在,核心企业凭着很高的信用等级,将经过信用考察评估之后的成员中小企业推荐给银行,并且开放与成员企业的交易信息,有的核心企业更进一步给予银行必要的协助,以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银行得以引入核心企业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变量之后,风险控制就更有把握了。
    再者,享有真正的在线融资。上下游中小企业在取得深发展授信额度并签署相关线上化合同、协议,开通企业网银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后,可通过网上银行或银企直联实现在线自助融资申请、在线保证金转入、在线提前还贷申请、在线质押申请、在线赎货申请等融资服务。
形成领先优势
    作为领先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银行,深发展此次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全新力作,无疑为竞争者构筑了一个很高的技术门槛。历时1年多的实践,已经使该行在一些重要行业占有先机。比如在IT应用水平较高的汽车行业,目前国内主要的主流核心厂商已经使用该行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带动上下游企业使用的达到数百家;同时,统一商品标准编码的编制和应用,以及系统的开发等,也非一时之功。“营销的网络化,业务经核心企业批量向供应链成员企业推荐之后已经呈现出比较乐观的增长,”金晓龙说,“更重要的是,线上供应链金融大大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和风险。”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意义和效益是显而易见的。概括来说,除了业务营销的网络化,其对深发展的积极作用还包括:
    产品的网银化。实现在企业网银上融资(出账)、赎货、还款,并且给予企业特别是经销商的融资直接打款给上游核心厂商用于采购,做到实贷实付,一笔一清。
    服务的在线化。实现全流程信息实时操控、互联互通、共享公用。该行还针对这些企业经营与银行业务的全程信息,进一步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客户可通过网银、手机和邮箱等多种渠道实时获取业务信息。
    风险控制的标准化。通过系统控制,实行一致的授信标准和贷后管理,同时对审贷要求的必达条款、提示条款等,适时控制和提醒。
    业务合规的自动化。电子化作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预、防止业务运营的随意性。
    总之,线上供应链金融同时构筑了适应于多个行业“1+N”供应链客户,满足多方无缝对接、可视界面统一、信息实时共享等条件的电子作业平台。跨行业、多主体、全面服务功能的电子平台“无缝对接”之后,供应链相关各方通过系统嵌入,相互融入对方的日常运营操作中,对于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和竞争力,富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