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4座危桥悬吊吊 上万村民出行难

2010-9-2 11:0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按规定,国家可对村民自筹资金修的村道进行补贴,但桥梁不在补贴范围内;而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村民又难以筹到巨资建桥—— 
  8月中下旬,我省多处普降暴雨,引发洪灾及泥石流次生灾害,百姓的出行安全因而受到更多关注。记者新近接到绵阳市游仙区玉河镇长林寺村村民的电话,反映他们那里有一座像“老虎”一样可怕的铁索桥。记者赶赴现场了解到,玉河镇有4处铁索桥,汶川特大地震后全部成为危桥,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当地百姓急盼解决。 
  [现场调查] 
  陷牛蹄,扎车胎,危桥被称“老虎桥” 
  在玉河镇长林寺村的魏柳河上,记者见到了这座被称为“老虎桥”的铁索桥。这桥长约百米,宽约3米,桥高10多米,桥面全部由薄薄的铁板铺成。整座铁桥显得破烂不堪、锈迹斑斑,行人行走在上面险象环生。 
  采访中,记者正好遇见几位村民经过铁索桥。由于桥身晃动厉害,桥面多处开裂,行人不得不相互搀扶着过桥。一位村民推着摩托车过桥,一不留神,车轮就陷进了桥板裂缝中,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村民费了好大工夫才将车轮从裂缝中弄出来,但轮胎已被扎破了。 
  见有记者采访,过桥村民围拢过来。 
  “这个桥破得不行,一不留神脚就掉进破洞里去了。牵牛走这里过,牛腿也被卡住过。当时人、牛都要发疯了。” 
  “小孩要读书,必须要大人背过去。老年人走这里过,都要请人牵一下。” 
  据村民介绍,这座铁索桥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1998年的一场洪水冲毁了桥身,2002年当地村民又集资重建。“5·12”特大地震后,铁索桥损坏严重,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桥。但因为它是长林寺村经过魏柳河的唯一桥梁,绕到上游最近的一条道要走1个半小时,所以附近村民还是常从桥上过。 
  村民们说,希望早一点在这里建座新桥,但他们现在确实拿不出钱了。 
  交通局:村道建设有补贴,但不含桥梁有干部认为:当地百姓对桥管护不好 
  玉河镇镇党委书记肖丹告诉记者,玉河镇地处游仙区东南边陲,全镇类似的铁索桥一共有4座,分别建造于1986-1989年间。村民反映的这座索桥,涉及过往人口1.2万人。 
  玉河镇镇长邓安富介绍,当地党委政府曾多次申请维修或新建桥梁,但项目资金一直没有落实。 
  记者在玉河镇政府8月9日向游仙区政府递交的最新一份请示中看到,“急需维修更换4座铁索桥钢绳、桥板和桥码头加固,经概预算需资金95万余元。为了消除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稳定,特请区人民政府给予解决为谢”。 
  记者就此采访了绵阳市交通局,该局相关负责人回应:4座铁索桥属于村道桥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应该由游仙区解决处理。 
  记者随即来到游仙区,游仙区交通局副局长谢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规定,农村公路建设是“县道县建县养,乡道乡建乡养,村道村建村养”。按此原则,该铁索桥属于村道,应该由玉河镇下属各村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养护。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资金,进行维护。另外,根据国家“村村通”公路政策,对未通水泥(沥青)路的建制村补助建路,起点为国道、省道、县道等干线公路,止点为建制村村部或学校,财政补贴标准为每公里10万元,而村道每公里建设资金需30万元。但村道建设,并不含桥梁。 
  邓安富则表示,乡镇财政困难,本就是“吃饭财政”,经济底子薄;而地震后村民负债建房,现在根本无力筹资建桥修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绵阳市交通局干部则向记者表示,4座铁索桥震后即已被鉴定为危桥,同时在桥码头显著标明“严禁车辆过往”,但乡镇并未派人维护,农用三轮车、载货摩托车仍然通行无阻,加剧了桥梁受损程度。因此,该镇村民必须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依赖思想,养好管好该路,国家再给予一定的养护资金补助。他同时尖锐指出,只批维修资金,没有斗硬维护措施,又会陷入“申请修桥—资金拨付—无人维护违规用桥—申请修桥”的怪圈。 
  谢刚表示,交通局将积极向上争取计划指标,待项目落实后予以解决。 
  游仙区玉河镇长林寺村铁索桥安全隐患何时排除?12000余名群众过桥难的问题何时能得到解决?本报将继续给予关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