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抑制外储过快增长

2010-9-2 0:3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金融和外贸分析人士说,中国开展具有放松外汇管制意义的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如果实施得当、监管到位,将有利于减轻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以及货币被动投放的压力,并提高境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表示,决定自2010年10月1日起,在北京、广东(含深圳)、山东(含青岛)、江苏四个省(市)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试点期限为一年。去年,上述四省(市)的出口额约占全国总出口额的约57%。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外汇储备不是越多越好。庞大的外汇储备,必然产生巨大的管理成本及汇率风险。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藏汇于企业’既满足了企业多元化配置资产的需求,也将缓解外汇集中于国家的压力。”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高达245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1%,规模居世界第一位。
  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为美元,且过多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机构债券、企业债券和股权等,而美元汇率波动很大,引发中国担忧外汇资产面临贬值风险。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外汇储备过高、增长过快,也容易造成人民币被低估的假象,让人民币承受较大的升值压力。”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指责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使出口产品获得价格竞争优势,赢得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和工人的就业机会。
  左小蕾表示,之前国家政策要求外汇流回国内,企业出口所得要强制结算成人民币,这在构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还带来流动性过剩,导致物价上涨,催生房市和股市泡沫,加大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
  中国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新增外汇占款1709.5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幅近五成。
  “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可减轻央行对冲外汇占款压力,避免过多流动性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不确定影响,降低通胀压力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加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左小蕾说。
  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是完善现行贸易外汇收支管理的有益探索,一方面可丰富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另一方面可便利境内企业资金运作。
  “新政策无疑将给相关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汇率波动的风险、资金跨境流动的成本及繁琐手续等问题,都将得以有效避免。它还有利于企业把握投资时机,更好地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陈凤英说。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不久前发布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称,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到了海外投资大规模增长阶段,2009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约达48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六。截至去年年底,“走出去”的中资企业约有1.4万家,遍布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
  “1年的试点期限对于多数企业来说,仅足够做些手续性的工作,”陈凤英说,“国家这样做,可能一方面是想看企业真正需求如何,另一方面也是出于稳步推进、避免风险的考虑。”
  分析人士指出,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短期内放得太宽,可能会带来多数外汇回不来的反作用,但是在监管工作完善、试点效果显现后,政策实施地区和期限将进一步放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